电缆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型间隙绕包,绕包间隙不超过钢带宽度的50%,下层钢带间隙为上层钢带靠近中间部分所覆盖。钢带结构、尺寸符合GB/T12706-2002标准要求。 3.5 外护套
外护套采用90℃聚氯乙烯(PVC)护套料挤包。外护套表面光洁、色泽均匀,外护套标称厚度符合GB/T12706.1-2002标准要求。 3.6 成品电缆标志
成品电缆外护套表面有制造厂名、电缆型号、额定电压、规格和计米长度等的连续标志,一个完整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始端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0mm。标志字迹清晰、易辨,符合GB/T6995标准要求。 4. 电缆主要性能说明 4.1 导体直流电阻
20℃导体直流电阻不大于GB/T3956-1997标准规定值。 4.2 例行交流电压试验
施加电压3.5kV/5min,电缆不击穿。 4.3 交联聚乙烯绝缘热延伸试验
处理条件:处理温度200±3℃;负荷时间15min;机械应力20N/cm2。负载下交联聚乙烯绝缘最大伸长率不大于175%,冷却后最大永久伸长率不大于15%。 (三)额定电压450/750V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 KVV: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
KVV2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钢带铠装控制电缆
KVVP2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铜丝编织屏蔽聚氯乙烯护套钢带铠装控制电缆 1. 电缆主要遵循标准
GB/T9330-2008《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GB/T3956-1997《电缆的导体》
GB/T295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699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2. 电缆运行条件
2.1 电缆导体额定运行温度为70℃。
2.2 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60℃。 2.3 短路时间不超过5s。 3. 电缆主要结构及技术要求 3.2 导体
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导体结构、性能
符合GB/T9330标准要求。 3.2 绝缘
聚氯乙烯绝缘标称厚度符合GB/T9330标准要求,绝缘厚度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3.3 填充及内衬层
电缆成缆间隙允许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电缆成缆后外型圆整。填充和内衬层材料与电缆工作温度相适应,并对绝缘材料不产生有害影响。 3.4铠装
电缆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型间隙绕包,绕包间隙不超过钢带宽度的50%,下层钢带间隙为上层钢带靠近中间部分所覆盖。钢带结构、尺寸符合GB/T12706-2002标准要求。 3.5 屏蔽(KVVP)
KVVP型控制电缆屏蔽采用铜丝编织屏蔽,屏蔽结构、性能符合GB/T9330标准要求。 3.6 外护套
电缆外护套采用70℃聚氯乙烯(PVC)护套料挤包。外护套表面光洁、色泽均匀,厚度符合GB/T9330标准要求。 3.7 成品电缆标志
成品电缆的外护套表面有制造厂名、电缆型号、额定电压、规格和计米长度等的连续标志,一个完整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始端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50mm。标志字迹清晰、易辨,符合GB/T6995标准要求。 4. 电缆主要性能说明 4.1 例行交流电压试验
施加电压3.0kV/5min,电缆不击穿。 三、运输及其他
1、交付的每盘电缆均需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电缆盘上标明:
a.盘号;
b.型号规格和电压等级:v; c.长度: m; d.毛重:kg; e.制造厂商;
f.制造日期: 年 月;
g.表示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符号; h.其它注意事项。
2、运输和保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缆应避免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b.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c.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撞及翻倒。 四、检验单位和检验方式
电缆到位后,应由供需双方共同抽样送当地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费用由供应商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