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二) 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7 10:05: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单元评估检测(二)

第二单元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武汉模拟)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井田制开始瓦解 C.小农经济兴起

B.商品经济发展

D.家庭手工业产生

2.(2013·执信中学模拟)《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中国人最早养殖这“六谷”“六畜”的时代是( ) A.原始社会末期 C.战国时期

B.西周时期 D.明朝时期

3.(2013·汕头模拟)阅读下表:

朝代 粮食亩产量 表中内容说明了中国古代( ) A.农耕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B.粮食产量徘徊不前 C.农业的发展世界领先

D.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

4.(2013·晋中模拟)《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战国(后期) 247斤 汉朝 281斤 唐朝 334斤 元朝 338斤 清朝 367斤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5.(2013·广东六校联考)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 C.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 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

- 1 -

6.(2013·深圳期末)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7.(2013·佛山模拟)日本学者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2013·东莞调研)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 )

A.长安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9.清初,在江南蚕桑业中心,一个家庭“每年大致可以种桑1~2亩,育蚕10筐以下,产丝12斤左右”。而在苏州府震泽镇,一对夫妇的生产规模却可以达到“桑尽八亩,获丝六十四斤”。对清初震泽镇经济状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有所发展 B.新型耕织工具得到进一步推广 C.男女分工导致专业化程度提升 D.商品经济促使家庭经济专业化

10.《魏书·高祖纪》载:(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从材料判断,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直接推动力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 2 -

C.巩固北魏统治

D.促进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

11.(2013·惠州调研)航母副总设计师吴晓光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海洋观念比较淡薄”。究其原因有( )

①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制定 A.①②③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④指南针的发明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②③④

12.(2013·中山期末)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朝瓷器上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的内容。明朝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的主要原因是( ) A.适应对外经贸交流的多种需要 B.反映了中国各民族间联系加强 C.为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D.体现当时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经济现象能够折射出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明朝出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缙绅官僚,此时也多“以货殖为急”,或开官店,或营高利贷,或贩盐走私……达官显贵、亲王公侯、外戚权阉也往往借势经商,皇家也开有皇店。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明嘉靖四年(1525年)规定,凡是双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也以番物论,俱发戍卫边……

——《中国古代经济通史》

材料三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策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

- 3 -

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材料一描述了北宋城市发展的哪些现象?(6分)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8分)

14.(2013·广州模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8分)

(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材料中描述的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对象,生产出劳动产品,这里的劳动对象是土地,生产的产品是农业产品,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体现的是小农经济兴起的历史现象。

2.【解析】选B。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

- 4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二)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q3do2u52i83uyx9681999g5n13tny00uq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