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经验介绍
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浅谈双差生的行为规范教育 柞水县中学 文丫
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学生之 间的差异。但作为教育者,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平等地享有 受教育权,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成长,让他们做得更好,得 到充分地发展,各尽其才,各尽所得,既是我们每个教育工 作者对这个社会应尽的义务,更是一种奉献,一种高尚的品 德。
一、做好双差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1. 教育的成功应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着眼于提高民
族的整体素质 , 绝不能急功近利
所谓“双差生”,就是常人眼里的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 差的学生。实际上,这两者真的是相辅相成的呢,也就是行 为习惯性差的学生必然学习成绩上不去,学习成绩差,没了 自信,破罐子破摔,行为习惯会更差,甚至危害他人,危害 社会。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体育不 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那个轻,哪个重,应该很清 楚”,这就启发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德育,在教育 过程中“力求个个成
人”。所以我认为,教育的成功,不光 看他培育了多少顶端人才,更
还应看他是否真真正正让每一 位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2.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还是奉公守法的普通劳动者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名 成家!但在我们这个社会能成名成家的毕竟少数,作为教育 者,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现实, 这个社会多数还都是普通人, 也正是因为这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扛着我们我们中国特色 现代化建设的重担,他们兢兢业业,忍辱负重,推动着中国 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前进。毕竟,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我国千百 万大众共同的事业,要靠我们每一位公民共同努力。教育的 成功,应该是让家长称心,让社会放心,而不是把哪位受教 育者拒之门外,让家长忧心,社会担心。
3. 用教育者的爱心和耐心成就每位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
当然,要想每位同学个个成人,并非容易之事这就需要我 们教育工作者既要有爱心、耐心,更要有信心和决心,有百 折不挠事业心,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人,更是一个人类灵 魂的工程师。我任教近三十年,带差班的这副重担总是光荣 地落在我身上。俗话说,有所失必有所得。代好班的老师常 常慨叹的是某某学生没有良心,出了社会就不认得老师了, 我却没这个后顾之忧。因为我所带的学生 , 都是名师不愿要 的,我把他们带好了,个个都会感激涕零,甚至几十几年过 去了,他们见了我,总是大老远的撵过来滔滔不绝的问寒问 暖,总说着“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之类的感恩话,让我 倍感满足。 二、如何规范双差生的行为
如何转变双差生?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一 门艺术 , 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我认为重在以下几点 :
1. 循序渐进,克服功利主义
让双差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绝非一日之功。高中的差 生可不是一般的差,十几年的积淀,好多坏的习惯对于他们 已经根深蒂固,要改变,需要教育者博大的爱心和耐心。对 于这种情况, 我首先做到的是, 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我总想, 要不是当初我的老师的无私奉献,我这个普通女人肯定奏响 地只会是锅瓢碗盏交响曲,哪里还能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为人 师表!我真的应该感谢党的男女平等政策,国家对我所施的 无偿教育,我应该报效社会,奉献于孩子。正是由于具备了 这样的胸怀 , 我并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穷抓不舍,遇到搁浅也毫不气馁。从每一丁点小事做起。比 如,孩子的发型、衣着、举止谈吐、还有纪律习惯、学习习 惯、饮食习惯
(吃零嘴、抽烟、酗酒等 ) 、作息习惯 ( 迟到、 早退、上网
等 ) 、卫生习惯、劳动习惯 , 我都给予认真仔细地 密切关注,细化到他们行为的每一个细节,引导他们因人而 异在每个时间段都制定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不求多, 不求难, 只求一一兑现。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让他们深深明白,自 己也很棒,也能把这一切都做得很好。天长日久,坏习惯就 逐步的搬过来了,好的习惯逐步养成了,班风日益好转,班 风促学风,学风带班风,慢慢地,每一位学生都有了新的起 色,班风正,学风自然就浓起来,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也逐步 得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