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精神分析是伤残心理学,行为主义是幼稚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客观):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选择) 2.心理学有时被称为研究行为的科学。(判断)
3.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单选) 布洛卡 运动性失语症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选择)
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侧优势:
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和语言中枢(理性脑),负责语言、阅读、书写、运算、推理等。
右半球: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直觉(艺术脑),负责处理信息、知觉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艺术、创造力等。
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反射和反射弧(选择)
1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2.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基本规律:A.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B.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同时和相继)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单选)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客观性 “狼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主观性 不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地反映——能动性
主动、预测、改造 “改造世界” “出淤泥而不染”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选择)
? 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
的科学正式诞生,冯特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他的代表作有《生理心理原理》《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大纲》等。
? 中国心理学的先驱者、奠基人——蔡元培。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1.主张研究意识的构成:感觉、意象、激情 2.主张用实验内省法。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观点:1.提出“意识流”——连续不断、川流不息
元素 流 2
2.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三)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观点:1.反对研究意识的元素,主张研究意识的整体; 2.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的总和; 3.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4.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
代表人物:华生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观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二势力)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1.起源于精神病人的研究,研究异常行为和无意识(潜意识、性本能),行为根源于某种欲望或动机。
2.意识的冰山理论:潜意识(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来访者为中心治疗法” 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
观点:1.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性本善 2.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七)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
代表人物:奈塞尔、皮亚杰
观点:1.诞生标志: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 2.把心理活动看作信息加工系统。 (八)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整体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知觉概述 (一)感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属性1、属性2、属性3、、、=感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属性1+属性2+属性3...+知识经验=知觉 (二)感觉的种类(了解)
A.视觉 眼睛的视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枕叶(视觉相应区) B.听觉 内耳耳蜗是听觉得感觉器官。颞叶(听觉中枢)
C.嗅觉 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 D.味觉 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 E.肤觉(皮肤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F.机体觉(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胃塞、胸闷、饥饿、恶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