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若根据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推测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则该核苷酸序列不是唯一的,原因是 。
(3)欲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BY流感疫苗,需将获得的目的基因与 等调控组件重组并导入到受精卵中培育成转基因奶牛。
34.(14分)人体内存在某种“调节基因”可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猪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人体细胞得到“调节基因”后,可通过 技术进行扩增,该技术需要设计出 种引物,原因是 。
(2)调节基因M端序列为一CTAG,N端序列为一TTAA,则过程①应选用 种限制酶进行酶切。调节基因两端的序列不同的优点是 。
(3)过程⑤表示 ,进行操作前需对受体母猪进行 处理。
(4)临床上,可培育转基因克隆猪的器官用于人类器官移植,试从免疫学角度解释其原因 。 35.(8分)双功能抗体含有两种功能区,可同时识别两种抗原。科研人员借助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成了双功能抗体,其在癌症治疗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请回答: (1)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 。
(2)在制备双功能抗体时,从经过两种抗原免疫的小鼠体内获取B细胞,利用 诱导该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选择性培养获得杂交瘤细胞,再经过 和 ,即可获得可分泌双功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双功能抗体在癌症治疗中可作为“生物导弹”,其中一个功能区识别 ,另一个功能区可以和抗癌药物等结合,使其定向杀伤癌细胞。
高二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5ACBCC 6—10ABBBB 11—15CBDAA 16—20ADBAC 21—25DBBDC 26—30BDCCA 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5分) 31.(12分)
(1)蛋白质和磷脂 核糖体和线粒体
(2)甲 DNA聚合酶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3)不同时期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2.(13分)
(1)光合作用吸收的C0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02相等(光合作用强度或速率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或速率)D
(2)增加 玻璃罩内的C02含量比实验开始前减少,用于有机物的积累 (3)红光和蓝紫 光反应(1分)
(4)植物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制造的有机物增多
33.(8分)(1)H基因为单链RNA,而载体是双链DNA 利用逆转录酶以H基因为模板合成双链DNA (2)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 (3)乳腺蛋白基因启动子 34.(14分)
(1)PCR 2 目的基因两端具有不同的核苷酸序列
(2)2 防止目的基因自身环化或防止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反向连接 (3)胚胎移植(1分) 同期发情(1分)
(4)转基因克隆猪中含有人体“调节基因”,可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35.(8分)
(1)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
(2)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电激)克隆化培养(1分)抗体检测(1分) (3)癌细胞(表面抗原)
2019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 汉坦病毒(HTV)属于布尼亚病毒,该病毒引发的心肺综合征是致命的疾病。下列关于HTV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培养基进行HTV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 B. HTV结构简单,不含有核糖体
C. 分析HTV碱基种类和比例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类型 D. HTV再次入侵人体时,记忆细胞可增值分化成浆细胞 【答案】A
【解析】汉坦病毒(HTV)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繁殖,不能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HTV无细胞结构,结构比较简单,不含核糖体,B正确;组成DNA和RNA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且双链DNA中互补配对的碱基彼此相等,而单链RNA中碱基一般不等,因此分析HBV碱基种类和比例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类型,C正确;HTV再次入侵人体时,记忆细胞可增值分化成浆细胞,D正确。 2. 下列关于发菜和花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发菜和花菜的遗传物质核苷酸均有4种
B. 发菜和花菜均含有光合色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C. 发菜和花菜细胞内RNA均是单链,DNA均为链状双螺旋结构 D. 发菜和花菜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相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组成发菜和花菜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均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故A正确;发菜和花菜都含有光合色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故B正确;发菜和花菜细胞内RNA均是单链,花菜细胞中的DNA均为链状双螺旋结构,而发菜细胞质还含有环状DNA,如质粒,故C错误;发菜和花菜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相同,都是核糖体,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和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络结构的能力。
3.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 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
找”。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A. 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 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 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 一切生物由细胞构成 【答案】C
【解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但细胞不能完成一切生命活动,如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A错误;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只能说明单细胞的生命活动在细胞内进行,但对于多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不仅仅在细胞内进行,B错误;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所以每一个生命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C正确;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不是一切生物,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4.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该野果进行脂肪鉴定不一定使用显微镜
B. 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C. 进行蛋白质的鉴定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先混合再使用
D. 进行还原糖鉴定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备用 【答案】A
【解析】对该野果组织样液进行脂肪的鉴定实验不需使用显微镜,对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鉴定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A正确;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只能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不一定是葡萄糖,B错误;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C错误;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D错误。
【点睛】解答C选项,关键要理清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使用上的区别。 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B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