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探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3 12:33: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探究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探究

摘要: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语言学分支,生态语言学研究范式的兴起为语言研究带来新的视角。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普及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加速了语言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推动了语言生态系统的进化性,从而促进了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网络语言;语言生态 一、引言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是语言学和生态学的跨学科交叉,生态语言学的出现和兴起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富有创新的科学视角。生态语言学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语言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语言和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影响对语言规约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族群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动态平衡生态系统。语言和语言环境的关系也正如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关系一样,语言随着时间、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语言也经历着出现、选择、消亡、变异等一系列演变发展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惊人的变化,随着网民的激增,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也大量涌现。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为语言生态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网络语言的发展瞬息万变,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动态视角,因此本文试图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网络语言的生态发展。 二、生态视角下的语言观 (一)语言的进化性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书中系统地分析了生物的进化法则,提出了“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观点。这一伟大发现成为了当代生态学的基础。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具有遗传性以维持生物数量的稳定,生物互利共生,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差异和变化以促进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变异分为有益突变和无益变异,有益变异促进生物的多样性,无益变异由于无法适应环境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生物通过过度繁殖增加有益变异的发生。如果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1

過度繁殖的生物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且逐步进化。语言同样具有遗传性,词汇是人们创立的与人类活动相对应的有意义符号,语法则是产生和使用词汇的规则,两者都是语言中相对稳定的要素,可以视为语言中的遗传基因要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语言在使用和交流的过程中,语音、词汇、语法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异,可以适应社会环境和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语言要素存留下来,同时也有一些语言逐渐走向消亡。

(二)语言的多样性

广义上来说,我们可以现存语言和语言使用者的数量来衡量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反映了语言的形式多样和数量丰富。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改造探索、适应和改造世界的有效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维持世界的持续发展。语言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紧密相关。不同的语言使得不同的语言使用者以独特和差异的角度认识这个世界,以不同的方式去探索真理。语言必须适应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人类的历史和土著民族的生存可以发现语言、知识和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土著民族的语言充分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物质条件和精神风貌,一旦它们的语言走向消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也随之消失。因此为了维持语言生态系统的和谐平衡,我们要尊重语言的多样性,保护语言的多样性,从而促进文化的繁荣共生。 (三)语言的关联性

生物体和非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虽然每个个体作用不同,但是各司其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且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悄然变化。两种语言或者多种语言共存时,为了更好地适应语言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一些语言特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部分语言特征糅合在一起产生新的语言。由于文化、历史、政治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在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外来词类丰富自己,例如法语的饮食、香水、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英语在对这些文化进行表达时同样也吸收了法语词汇,例如ballet(芭蕾)、buffet(自助餐)、croissant(羊角面包)等等。语言的关联性给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使人们的表达更加灵活准确,同时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和进化。 三、网络语言的生态解析

(一)网络语言丰富了语言系统的多样性

2

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变体,糅合符号、数字、文字等多种形式,运用外来语和专业术语,具有形象化,幽默诙谐的特点。网络语言借助网络的普及被大众广泛使用,使用频率高,用词简洁,流行周期短,善于表达幽默和讽刺。网络流行语适应了互联网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以它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语言在科技的推动下迸发的新的生命力。网络流行词颠覆了传统语言文字音、形、义的系统性、规范性、稳定性,将多种文字、数字、符号等糅合成拥有创新、简洁、形象等特征的语言形式。比如,对单词或者短语进行改造形成更加简洁易懂的简化词,例如截取单词的音节或者短语中关键字母而形成的词,GF(girlfriend),还有70周年国庆阅兵上很火的《钢铁洪流进行曲》BGM(background music),还有提取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新的词,OMG(oh my god), DINK (double income no kids), 以及以读音一样或相近的字母来代替音节,CU(see you)。英语和汉语音意结合也是网络语言的重要创意方式,比如我们歌词里广为传唱的壁画小姐一词就是来自于英语wallflower,还有经常提到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友谊的小船就是直译friendship。

(二)网络语言加速了语言系统的动态性

网络语言对原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的创造,对常规语法的突破,促进了语言生态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在不断地竞争、选择、淘汰下,实现富有生命活力的动态平衡。网络语言创新的突出表现是内容上的出新和形式上的重组。汉语和英语的混合使用是网络语言的重要流行机制,深受广大网民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喜爱,比如“hold住”“你有freestyle吗”,以及由粉丝中火到官方媒体都广泛使用的“打call”,《人民日报》20XX年发表了一篇《新闻中心官网“动起来”为十九大报道打 call》的文章,70周年国庆节前夕网友更是自发在微博上发起了“为阿中哥哥打call”的话题。网络语言新词新语的推陈出新,在语言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态势,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

(三)网络语言推动了语言系统的进化性

语言和生物物种具有相同的进化属性,即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在语言遗传方面,语言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变异。网络流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很多

3

搜索更多关于: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探究 的文档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qe2y8vvjc6m3qp9xkwe9ersa9ps1u00x9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