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 心电图的节律与图形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0 13:39: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心电图的节律与图形

1. 1 心电图节律 节律是指控制心脏电活动的起源部位。正常的心脏节律(心律)的电活动起源于窦房结, 称为窦性心律。正常时窦房结的频率60~100 次/ 分钟(bpm) 。超过该频率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低于该频率则为窦性心动过缓。除窦房结以外的心房、房室结、心室都有频率不同的自搏节律和部位 , 这些自搏节律点称为异位节律点。

1. 2 心电图图形与各波的命名 解剖学的心脏分为4个腔 ,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由于两个心房同时收缩 ,两个心室也同时收缩。因此 ,从电活动的角度可把心脏看成两个腔 :心房腔和心室腔。

心房肌质地小、壁薄 ,除极时产生的电位变化小 , 心电图记录的电位较低矮称为P波。心室肌质地大、壁厚,心室除极时产生的电位变化大,心电图记录的电位振幅较高称为QRS 波。心室肌除极后恢复到静息状态的过程称为复极,形成心电图的T波。

心电图研究早期,Einthoven将心电图的各波用英文字母表示:P代表心房除极波,Q、R、S 都代表心室除极波,统称为 QRS波群。其中Q波为QRS 波群中的第一个负向波,R波为第一个正向(直立)波 ,R波之后的负向波称为S波。QRS波最前部分可以有Q波 , 也可以无Q 波。S波和T波之间的部分称为ST段。 U波位于T波后0. 20~0. 40s的低而宽的波形 ,形成机制不清(图 1) 。

2 心电图各波的时限与测量

2. 1 心电图各波时限和间期 心电图除了P、QRS、T波及ST段外 ,还有电活动经过心脏不同部分传导、扩布所需时间的间期。例如:PR间期、PJ间期以及QT间期等 ,测量心电图各波时限及间期是了解心脏电活动最直接的方法(图 2) 。

2. 1. 1 P 波时限 心房肌除极时间 ,正常值0. 11s。

2. 1. 2 QRS波群时限 电活动通过心室肌传导与扩布的时间。正常值 0. 06~0. 10s(即 2~3 个小方格) 。心室出现传导异常时QRS波时限增宽。

2. 1. 3 PR间期 P波起点到RS波起点。正常PR间期值0. 12~0. 20s ,相当于 3~5 小格。该间期是心房开始除极和激动在房室结延迟传导的时间。

2. 1. 4 PJ 间期 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的终点(J点) ,是心房除极、房室结传导和心室除极时间,正常 值 ≤0. 26s。

2. 1. 5 QT间期 QRS波起点到T波结束 ,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总时间。由于QT间期长度随心率变化而改变 ,因此,临床应用校正的QT间期(QTc )消除心率的影响 ,正常值< 0. 44s。

2. 1. 6 PP 间期 第1个P波起点到第2个P波的起点 ,该间期代表2次心房除极间隔时间,通过该间期可计算出心房频率。

2. 1. 7 RR间期 第1个QRS波起点到第2个QRS波的起点的长度 ,该间期代表2次心室除极间隔时间, 通过对该间期的计算可得出心室率。

2. 2 心电图记录与测量 为了便于了解心脏电活动,对心电图各波及各间期的测量成为心电图的关键 ,为此 ,心电图记录使用统一标准的心电图纸,其横向(长度)代表时间,用秒(s) 表示 ,纵向(宽)代表振幅高度,用毫伏(mV)表示。心电图纸印有两种正方格,每个大正方格内有5个小方格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1mm ,时间代表0. 04s ,振幅代表0. 1mV。以此类推 ,大方格为5mm ,代表0. 2s 的时间和0. 5mV 的振幅。横向的5个大格则代表1s (图3) 。测量心电图时 ,根据各波所占有的小格的数量推算出时限和振幅 ,图4中的PR间期长度占4 个小格(0. 04s ×4 = 0. 16s) ,该图的PR间期0. 16s。还可根据描记的P波或QRS波与大方格的比

例 ,计算出心率。例如 :计算心室率时 ,每5个大方格出现1次QRS波 , 即RR间期 1. 0s(1000ms) ,心室率 60bpm(次/ 分) 。每4个大格出现1 次QRS波 ,即RR间期0. 8s (800ms) ,心室率75 bpm ,依 次类推。也可以应用公式计算:心率 = 60000(ms)÷RR 间期(ms) 。例如:60000÷800 = 75bpm。

心电图记录时应该注意 : ①为防止肌肉震颤引起心电图伪差 ,病人必须平卧并全身放松 ; ②连接肢体导联电极及导线 ,确定连接正确 ;③做心电图机1mV的标记 ; ④记录6个标准肢体导联心电图 ; ⑤记录6个胸前导联心电图 ; ⑦每个导联记录3个或4个周 期,心律失常时记录时间应适当延长。 3 如何阅读和诊断心电图 3. 1 阅读心电图的方法

3. 1. 1 通读心电图 ,注意记录的心电图是否为12导联心电图 ,如果记录导联不完整可影响心电图的最后诊断。

3. 1. 2 判断各导联连接是否正确 ,最常见的错误是将两上肢导联线连接颠倒 ,使6个肢体导联的心电图图形酷似右位心改变,Ⅰ导联心电图各波(包括P波)倒置 ,但胸前导联却无右位心的特征性改变。

3. 1. 3 观察各导联P波形态、极向、时限和频率是否正常 ,重点为Ⅱ、Ⅲ、avR、avF、V1导联 ,正常时为窦性心律,否则为异位心律。

3. 1. 4 测量QRS波时限、极向和振幅高度 ,这些测量值均在正常范围(0. 06~0. 10s) ,即心电图正常,否则为异常。注意测量QRS波时限应选择12导联中最宽的QRS波测量。 3. 1. 5 测量PR间期长度 ,其短于0. 12s或长于0. 20s均为异常。

3. 1. 6 观察并测量ST段T波 ,ST段压低、抬高超过正常值均为异常。T波低平、倒置也视为不正常。

3. 2 心电图诊断步骤与报告内容 目前对心电图诊断与报告的基本内容按一定顺序进行 ,在阅读和解释心电图时,应就心电图中可看到的所有表现进行分析与描述 ,主要包括 : 3. 2. 1 基本心律 :确定心电图的基本心律为窦性心律 ,还是异位节律 ,并确定心率。 3. 2. 2 传导间期 :测量PR间期、ST 段、QT间期 ,标出具体数值。 3. 2. 3 心电轴::测量QRS波电轴。 3. 2. 4 描述QRS波时限、形态。 3. 2. 5 描述ST段和T波。

总之 ,在阅读、分析心电图时 ,应仔细测量各波及各间期的时限 ,认真分析节律与波形改变的原因 ,才能做出最后诊断

搜索更多关于: 1 心电图的节律与图形 的文档
1 心电图的节律与图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qu210wv0u38gut0yjs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