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中考化学复习计划 - 6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1:06: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1年中考化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规划

复习规划一般是三段式复习法。即:

第一阶段是章节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顺序,根据各章节内容划分不同的小单元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于4月15日左右结束,时间约4周。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知识体系,设计不同的知识专题,根据不同的知识专题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于5月14日左右结束,时间约4周。

第三阶段是模拟测试。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中考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这一分阶段要于6月14日前结束,时间约4周。 二、复习策略

⑴章节复习——依据教材进行纵向复习。

这是基础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基础环节,决定着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章节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降低教学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通过章节复习要达到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应用灵活的作用。其指导思想是:基础、全面、系统、扎实。

⑵专题复习——依据知识点进行横向复习

这是综合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能否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专题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巩固基础,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辩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其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解题方法或规律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⑶模拟测试——依据考题进行综合复习

模拟即进行定时、定量、规范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测试有利于学生规范考试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有利于促进学生查缺补漏,反思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解题规律或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调节情绪,提高应考心理。其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回扣、强化、调节。

指导,即指导学生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和答题技巧等;回扣,即反思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回顾教材,回顾知识点、回顾解题方法等;强化,即通过训练强化重点,对重点题型分析归类,强化解题规律,便于考试中迅速提取;调节,即调节学生的迎考心理情绪,提高信心和斗志,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身体状况都处于最佳状态。

三、复习方式

⑴知识梳理课 章节复习:

按照“以测导学、以测定教”的原则,章节复习可采取“基础诊断——典型分析——强化训练——知识建构”的程序进行。

专题复习:

按照“体系带点、联系找疑”的策略。专题复习可采取“体系构建——典型辩析——应用训练”的程序进行。 ⑵习题课

习题课的功能主要是矫正和强化,即矫正学生的认识偏差,进一步强化知识的重难点,而矫正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与习题训练之中,因此,习题课设计的前提是信息的搜集,即搜集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程度,搜集学生训练中的错题,针对搜集的信息设计讲、练的内容。

四、教学要求 ⑴降低教学重心

从全县中考评价的方案看,中考评价的重心下移,也充分关注了中下游学生,因此,我们的教学也要调整,以中下游学生的掌握为标准实施教学,确实做好中下游学生的转化工作。

⑵降低教学难度

从2011年《中考说明》看,中考试题的易、中、难比例为7:2:1,即使在实际命题中也不会超过6:3:1,基础性试题一般要在65%左右。为了使中下游学生能充满自信地进入高中学习,为了使他们继续学习有较好的知识基础,中考试题也会关注中下游学生的学习水平,必然会降低难度,关注基础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抓好教材,抓知识点的理解及对应训练。

⑶关注实际应用

从试题呈现方式看,这些试题多数设置了应用的实际情境,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考查综合辩析或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关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社会与科技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⑷关注信息搜集

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是学生学习关键,注重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考查。这种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准确地搜集有用信息,抽取所学知识的规律和方法,而且还要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之中。

⑸关注实验探究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试题不仅加大了考查的分值比例,每年约占30%左右,而且还展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呈现了科学探究过程的多种要素,如:实验假设、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评价、实验仪器选择、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而且将实验融入社会热点、生产生活的背景之中,通过创设实验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⑹关注计算

把化学计算的过程融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之中,层层设置递进性的系列的问题,并将计算过程作为科学探要素中搜集数据、分析与结论的环节来对待,增强了试题的思维力度,全面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数据的观察与的分析,特别是将图表、图示结合,即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是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发展方向。

⑺加强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教的研究,针对知识梳理课和习题课两个课型,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式,研究如何才能提高课堂复习的效果;二是学的研究,研究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学生的复习方式如何?针对知识不再具有新鲜感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提高复习动力?三是考的研究,针对中考试题,研究中考题型、难度、考查方式、知识分布、境境设置等,研究中考试题命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从考的角度设计复习教学,从而优化教学,优化训练。

⑻强化训练落实

教师讲解的效果要通过训练来反馈,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还要通过训练来巩固,促进学生进一步落实知识和方法,因此,不仅要加大课上训练,还要加大课后的训练,建立多采取限时训练的方式,提高训练的效果。另外,要提高训练的典型性,训练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精选典型试题,做到精析精练,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五、教学进度表

1、第一周至第四周完成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教学,并进行测验及评讲。

2、第五周、第六周完成第八、九章的教学,并进行测验及评讲。 3、第七周至第十周完成第一轮章节复习,迎接第一次模拟测试。 4、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完成第二轮分块复习,迎接第二次模拟测试。 6、第十五周至第十七周完成第三轮综合复习,迎接中考 7、第十八周中考

附:新授课及三轮复习的具体操作和安排

周次 课题或章节 节数 教学要点 起讫时间 主备人 资料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第七章第一节 第七章第二节 第七章第三节 第三章第四节 第七章复习 第八章全章 第九章全章 2 4 4 2 2 4 4 1 1 2 2 2 2 1 2 2 2 2 2 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的酸和碱 酸和碱的反应 酸、碱、盐复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一次模拟考试)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元素化合物知识 化学计算 物质检验及气体除杂 金属 化学与STS 综合探究 (第二次模拟考试) 专项综合训练1 专项综合训练2 专项综合训练3 (第三次模拟考试) 专项综合训练4 2011.2.17-2.18 毕志2011.2.21-2.24 国 2011.2.28-3.3 2011.3.9-3.10 毕志国 毕志导学题2 + 同步导学 + 周练1 导学题4 + 同步导学 + 周练1 导学题4 + 同步导学 + 周练1 导学题2 + 同步导学 导学题2 + 同步导学 + 周练1 导学题3 + 同步导学 + 周练1 导学题3 + 同步导学 + 周练1 导学题1 + 中考指要 + 周练1 导学题1 + 中考指要 导学题2 + 中考指要 导学题2 + 中考指要 + 周练1 导学题2 + 中考指要 导学题2 + 中考指要 导学题2 + 中考指要 + 周练1 导学题1 + 中考指要 导学题1 + 中考指要 试卷订正+错题训练+针对性补偿 导学题2 + 中考指要 + 周练1 导学题2 + 中考指要 导学题2 + 中考指要 + 周练1 导学题2 + 周练1 导学题2 导学题1 + 中考指要 导学题2 + 中考指要 试卷订正+错题训练+针对性补偿 综合试卷2 + 周练1 + 百题1 综合试卷2 + 周练1 + 百题1 综合试卷2 + 周练1 + 百题1 试卷订正+错题训练+针对性补偿 综合试卷2 + 周练1 + 百题酸、碱、盐的应用 2011.3.7-3.8 2011.3.14-3.17 国 2011.3.21-3.24 毕志2011.3.28 2011.3.29 国 毕志2011.3.30-3.31 国 2011.4.4、4.6 毕志2011.4.7-4.8 国 2011.4.11-4.12 毕志2011.4.13-4.14 国 2011.4.18 2011.4.19 周晓芸 周晓第一轮复习1 2 第一轮复习2 1 第一轮复习3 2 第一轮复习4 2 析 十一 十二 十三 一模考试分2011.4.25-4.26 芸 2011.4.27-4.28 周晓2011.5.3-5.4 2011.5.5-5.6 2011.5.9-5.10 2011.5.16 2010.5.17 芸 王桂华 华 姚绍年 2011.5.11-5.12 王桂十四 第二轮复习1 1 第二轮复习2 1 析 第三轮复习2 第三轮复习3 三模考试分析 第三轮复习4 考前指导 2010年中考 2 1 1 2 十五 第二轮复习3 2 十六 第二轮复习4 2 2011.5.23-5.24 姚绍2011.5.25-5.26 年 2011.5.30-5.31 毕志2011.6.1-6.2 2011.6.7 2011.6.8-6.9 国 毕志国 德 贺贤德 金国秀 金国秀 王桂华 王桂华 姚绍年 姚绍年 十七 二模考试分十八 第三轮复习1 2011.6.13-6.14 贺贤 贺贤德 贺贤德 毕志国 毕志国 贺贤德 贺贤德 童光正 1 考前要览 + 压题训练 注:主备人员做到提前两周备好课和准备好相应的导学题及复习教学案

城北初级中学化学备课组

2011-2-12

搜索更多关于: 2010中考化学复习计划 - 6 - 图文 的文档
2010中考化学复习计划 - 6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qx531lb873blzb1bwa62p7v43zg7t00hu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