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票面的钱。”出纳员清点好换票款后,这名中年男子将钱随手一卷后递进柜台说:“我要换的是新钱,你的钱是旧的,我不换了。”当出纳员把原调换的100元票面款退还出来,中年男子迅速离开。
该罪犯归案后交待,他长期在外流窜作案,主要目标就是银行、信用社储蓄网点,3个月来,仅在某市一些银行和信用社采用换票面作案10余次,窃取现金5万多元,并有同伙3人。其手段就是到储蓄柜台以大面额票换小票的机会,在接过出纳员换出的票款时设法挡住柜内出纳员的视线,用一手迅速从票款中卷出一叠塞入另一只手的衣袖中,然后接过原来票款逃离作案现场。
问题:储蓄网点是金融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犯罪分子作案的主要目标,储蓄业务应做好哪些防范工作?
案例11
河北省某县支行一储蓄代办所代办员葛××,为了牟取暴利,从1990年4月以来,与不法分子互相勾结、互相利用,伙同案犯苟××、贾××等人,采用虚列户名、开假证明、私盖公章等手段,填写巨额存单、存折,然后交由同伙流窜到北京、石家庄,大肆进行抵押诈骗活动。案犯曾用10万元大面额可转让存单作抵押,在石家庄某中学校办工厂骗得雪铁龙轿车一辆;用填制金额5,000元的假定期存单作抵押,在某县农业信用联社骗得贷款5,000元;用填制金额为4,000元的活期存折在某县银行城西信用社作抵押,贷款5.000元。这样用大面额存单和填制的假存折、假存单共11.7万元作抵押,骗得贷款1.4万元及雪铁龙轿车一辆。1990年12月26日,葛犯等人持一张户名为“××县某云田矿”金额131万元的整存整取存单到某行北郊办事处申请以存单作抵押贷款130万元,在行骗过程中引起该办事处的怀疑,遂案发。
据调查,这是一起内外勾结的集团性诈骗案件。在近1年的时间里,犯罪分子弄虚作假填制了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单15份、活期存折3个,金额2,262.12万元,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19张、定期存单30张,金额10.75万元,共涉及金额2,272.87万元。其中,葛××等罪犯拿去到金融单位和企业搞诈骗活动778.97万元,诈骗成功的为11.77万元。 问题:请分析案犯之所以能够四处诈骗得逞的主要原因?防范此类案件应做好哪些工作?
案例12
1998年9月,某行储蓄业务窗口前,一位男青年递进一张储蓄挂失单。经查对,银行账号、支取密码、储户身份证均无错。按照有关规定,一周后,银行即应给这位储户重新补办存折或允许储户提取存款。但当这家储蓄所的工作人员从电脑资料显示上看到这个储蓄账户现有存款高达240多万元,储蓄员提高了警惕,工作人员注意到,这张身份证的号码虽然与挂失账户电脑资料显示的身份证号完全一致,但身份证看上去却有疑点,按照挂失处理工作制度,对于这笔高达240多万元的挂失金额,必要时,银行工作人员亲自上门,到储户家中调查核实。
经核实,这是一起内外勾结,伪造储户身份证假挂失案。原来,该行一名储蓄员对此早有预谋。他利用工作之便,从电脑上查获并窃取了大额存款储户的有关资料,并通过观察、模仿等方法破译了储户的密码。此后,他便将这一切转告其同谋,并与其共同策划,分步实施(包括临时租房应付银行调查),演出了假挂失、真冒领的骗局。
问题:银行员工为什么能够识破犯罪分子伪造储户身份证假挂失、真冒领的骗局?防范此类案件应做好哪些工作?
13
第二单元 贷款业务案例
(一)管理类案例 案例1
株洲某银行机要员,找到一名储蓄档案员,以1万元0828727号整存整取空白存单,按最高限额填写了9,000元。某银行答应按70%贴现抵押贷款,然而,精明的工作人员发现存单印鉴使用不合规范,于是按该公司提供的联系人及电话进行核实,得知大额存单为伪造,使银行避免了损失。
此案例说明( )。
A.贷款必须按照贷款程序办理
B.严格审查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的人员,加强重要空白凭证管理 C.贷前调查应严格
D.工作人员应坚持做好贷时审查
案例2
1999年4月12日,上海某电器公司在浦东某银行办理了协定存款开户手续,存入人民币1000万元,存款期限6个月。当日该电气公司通过浦东某分行信贷咨询公司向上海某厂发放委托贷款980万元,期限6个月。经办人员在办理委托贷款业务中违规将贷款协议交给借款方自行加盖借、贷双方的印章,在内部特种转账划拨委托贷款资金时,没有认真核对印鉴,将款划出,后某电器公司否认做过委托贷款。
此案例说明( )。
A.银行工作人员未认真核对印鉴 B.委托贷款出现风险 C.工作人员贷前调查不利 D.没有抵押品
案例3
1996年8月,上海某五金有限公司在浦东某支行下属的一个分理处开立账户,9月五金有限公司向该支行申请贷款人民币200万元,期限为7个月,有上海某实业股份公司担保。浦东支行曾派人到实业公司调查,对方认可而发放贷款。贷款到期后,银行多次催收无着落,向担保公司催讨,该公司否认担保。
此贷款的问题是( )。
A.未认真鉴别担保保函上印鉴真伪 B.银行未认真审查担保人的资格 C.银行贷款前调查不利
D.银行未对担保人的情况认真审查
案例4
1997年3月,某国有商店欲购一批紧俏商品,向银行贷款50万元,贷款期限为3个月,由临厂以其生产楼作抵押担保,并出具该厂担保书。6月,贷款到期,贷款商店因管理不善,加之购进了假冒伪劣商品,企业无力还钱。法院裁决,厂方抵押生产楼时,抵押担保书只盖
14
有该厂印鉴,没有取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此抵押无效。
此抵押贷款说明( )。
A.银行抵押贷款时只要求抵押人提供抵押物
B.银行发放抵押贷款时应问抵押人是否有权抵押该财产 C.银行信用分析不利 D.银行未分析抵押物
案例5
1997年元月,高某将其公司暂时闲置的500万元资金存入某行作为定向委托贷款,委托某行发放给王某,后因故不愿委托贷款给王某。王某则很快伪造了一份由他和某高科技公司盖章以及高本人签名的定向委托贷款协议,交由银行经办人员贷款,王某提出现金后逃跑。
此贷款说明( )。 A.信贷员审查不利 B.该贷款没有抵押 C.银行没有信用分析 D.信贷员没有作贷前调查
案例6
2000年9月,平某向本单位职工明某借走了存单7章,合计金额20,300元,言明3个月归还,每个月付利息2,000元。12月底,明某见平某既没有还款,也没有付给利息,找到平某索要时,得知平某将所借存单用于贷款抵押给某银行,借款20,000元,在借款合同书存单所有人签字一栏中没有明某签字。
此案例说明( )。
A.银行信贷员贷前调查不利 B.银行信贷员贷时审查不利 C.银行信贷员贷后检查不利 D.银行贷款审批制度不健全
案例7
2001年8月,某市甲银行对本行办理的2万元存单抵押逾期贷款,到存款行乙银行一储蓄所提取抵押存单上的存款,但该所称此笔存款已被挂失后支取。经调查核实查明:2001年4月5日,赵某持2万元乙银行某储蓄所的存单到甲银行办理小额抵押贷款,甲银行开具了要求乙银行储蓄所协助冻结的通知书,该储蓄所签字盖章承诺东借此款,但储蓄员忘记了在储蓄存款底卡上注明“此存单已作贷款质押,不能挂失字样”,也没有把存款人的质押申请附在该存单底卡的背后。甲银行为赵某办理了3个月期限的贷款。贷款1个月后,赵某持身份证到乙银行储蓄所称存单丢失,该储蓄所查阅底卡未发现底卡有何注明,隧按正常挂失,一周后,补发存单,存款人提前支取了此笔存款。
此案例说明( )。 A.存款行未履行程序 B.贷款行未进行调查
15
C.乙银行经办人员未认真审查 D.银行办理抵押业务程序错误
案例8
2002年3月,存单所有人张某持一张3万元定期存单到某银行办事处,要求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当时张某说有急事要求贷款3万元,银行经办人员说明只能按存单80%比例贷款(即智能贷款2.4万元)。张某找到熟人讲情,言称到期一定利随本清。后银行办事处为其办理了足额贷款(即3万元存单贷款3万元)。半年到气后,银行办事处多次催要,张某下落不明,1个月后,银行只好支取了存单,存款本息合计难以抵偿贷款本息,还差2000多元。
此案例的问题在于( )。 A.银行发放质押贷款比例过高 B.贷款到期催收不利 C.贷款审查不利
D.该银行未建立贷后检查制度
案例9
某市外贸进出口公司要求向某银行贷款30万元,用途是收购农副产品出口,银行本不愿贷款,因该公司已有上百万贷款,但公司经理多次向银行申请,并声称用此贷款可以叙做外贸出口业务,效益可观,待资金结算回来后可以向银行偿还所欠利息。银行考虑到给贷款,原欠贷款还未归还,不给,又怕老贷款收不回来利息,处于两难境地,经调查研究认为收购农副产品出口有效益,还是贷给企业30万元。不久,听说该企业内又成立了一个新公司,资金被新公司使用。银行去新公司收贷款,新公司不承担还款责任,让去老公司,原来企业采取的是母体裂变金蝉脱壳,新公司不负责还债务,银行的贷款全部落在名存实亡的空壳企业身上,银行资金出现风险。
此案例的问题在于( )。
A.银行未及时把握企业的改制信息 B.对贷款审查不利
C.该企业利用改制之机骗取贷款 D.银行应坚持贷款跟着资产走的原则
案例10
某市物资系统下属的公司申请贷款20万元,由化轻公司担保,到期未还贷款,银行多次催收,都因该公司经营状况不佳,资不抵债而未果,银行只好起诉该公司及担保单位。当诉讼送交法院时,恰巧法院也收到了本事的另一家银行起诉化轻公司及担保单位金属公司的诉讼,要求金属公司承担化轻公司贷款20万元的担保责任。原来是两家企业利用银行对担保人审查不严格的漏洞,两家资不抵债的企业互相担保骗取的贷款,银行资金形成一定的风险。
此贷款案例说明( )。
A.银行未及时把握企业的改制信息 B.对贷款审查不利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