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课标要求]
1.知道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
2.能够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常见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通过分析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它们的递变规律,并由此认识元素周期律。
4.初步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1个最低”和“3个最多”:
(1)“1个最低”——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3个最多”——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②最外层电子数最多8个;③次外层电子数最多18个。
2.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4.微粒半径大小的变化规律
(1)电子层数相同时,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的能量与电子层
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离核有远有近,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且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电子层,各电子层由内向外的序数n依次为1、2、3、4、5、6、7……分别称为K、L、M、N、O、P、Q……电子层。
(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 K 2He(氦) 10Ne(氖) 18Ar(氩) 36Kr(氪) 54Xe(氙) 86Rn(氡)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L 8 8 8 8 8 M 8 18 18 18 N 8 18 32 O 8 18 P 8 2 2 2 2 2 2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电子排布规律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总是尽量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L层等。
②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中最外电子层都已经填满,形成了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1.M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为什么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是而是
?
提示:若钾原子的M层排布9个电子,此时M层就成为最外层,这与电子排布规律中“最外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相矛盾。
2.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微粒是否是同种元素?
提示:不一定;如Na和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 3.核外电子排布与Ne相同的阳离子有哪些? 提示:Na、Mg2、Al3。
+
+
++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哪种原子?那3倍的呢? 提示:分别为C、O。
1.10电子微粒及其推断方法
2.核电荷数1~20的元素中常见特殊结构的原子 ①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K; ②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Ca; ③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④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⑥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 ⑦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 ⑧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⑨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⑩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