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组织规则(一、二、八号线) GDY/QW-JG-XC-01.01
1 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运营事业总部线网管控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强升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和附录J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版本号为第 2 版、第 3 次修订。 本标准2014年6月18日发布。
本标准从2014年6月19日起实施。原第2 版、第2次修订版本同时作废。 本标准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运营事业总部线网管控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运营事业总部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运营事业总部标准化工作组归口。
2 范围
广州地铁一号线1999年6月28日全线开通、原二号线2003年6月28日全线开通运营,原二号线于2010年9月22日停运拆解为新二八号线,各种行车设备已从试运行期趋于稳定,全线行车设备全部投入使用,根据设备功能、设备技术状况、列车运行、设备检修、行车组织原则等情况制定订了本标准,作为一、二、八号线正式运营管理规则的标准。
本标准描述了广州地铁一号线和二、八号线全线开通运营的技术设备、行车组织原则、列车运行等有关规定和安全措施;是广州地铁一、二、八号线运营管理、行车组织的指导性文本。 本标准适用于地铁一号线全线16座车站、西朗车厂,二号线全线24座车站、嘉禾车厂及大洲停车场,和八号线13座车站、赤沙车厂的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工作。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1 GDY/QW-GL-AQ-03 运营事业总部生产安全事故(事件)调查处理规定 3.2 GDY/QW-GL-YJ 运营事业总部应急管理制度 3.3 GDY/QW-GL-YJ-01 运营事业总部应急信息管理办法
3.4 GDY/QW-GL-SC-03.01 运营事业总部行车设备维修施工管理规定(一、二、八号线及广佛线) 3.5 GDY/QW-GL-AQ-02 运营事业总部客运伤亡事故(事件)处理规定 3.6 GDY/QW-GZ-YJ-02 运营事业总部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3.7 GDY/QW-GL-AQ-08 运营事业总部作业通用安全实施细则 3.8 GDY/QW-GZ-YJ-04.01 广州地铁控制中心应急处理程序(一、二、八号线) 3.9 GDY/QW-GZ-YJ-17 广州地铁车务安全应急处理程序 3.10 GDY/QW-GZ-ZW-01 广州地铁车站运作手册 3.11 GDY/QW-GZ-CH-03.01 西朗车厂运作手册 3.12 GDY/QW-GZ-CH-03.02 赤沙车厂运作手册
3.13 GDY/QW-GZ-CH-03.07 嘉禾、大洲车厂运作手册 3.14 GDY/QW-GZ-CH-01.01 广州地铁A型车客车司机手册
1
3.15 GDY/QW-GL-CA-04.01 运营事业总部统计指标标准
4 总则
4.1 地铁一、二、八号线全线运营的运营管理和行车组织工作,以安全运送乘客、满足设备维护的需要,按《运营时刻表》(定义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要求,实现安全、准点、舒适、快捷的运营服务为宗旨。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下,紧密配合、协调动作,确保行车和乘客安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2 地铁运营的行车组织指挥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生产的方针,贯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4.3 《运营时刻表》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凡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部门都必须根据《运营时刻表》的规定组织本部门的工作。
4.4 本规则是地铁一、二、八号线全线运营组织、管理的基本法规,地铁员工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4.5 各单位及部门必须按本标准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制订各工种的运作手册或细则。
5 技术设备
5.1 限界
5.1.1 一切建筑物,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地铁建筑限界;一切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地铁设备限界;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a)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规定地下站为1600(±10)mm,地面站为1610(±10)mm; 00 b)限界图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其中,A1型客车在矩形隧道直线段限界图见附录B1(标准的附
录)、圆形隧道直线段限界图见附录B2(标准的附录),A2、A3型客车在矩形隧道直线段限界图见附录B3(标准的附录)、圆形隧道直线段限界图见附录B4(标准的附录),A4型客车在矩形隧道直线段限界图见附录B5(标准的附录)、圆形隧道直线段限界图见附录B6(标准的附录),A5型客车在矩形隧道直线段限界图见附录B7(标准的附录)、圆形隧道直线段限界图见附录B8(标准的附录)。三号线北延段B型车限界图见GDY/QW-JG-XC-01.02《行车组织规则(三号线)》中附录B1、B2、B3。
5.2 线路
5.2.1 地铁一号线正线全长18.48km、二号线正线全长31.41km、八号线正线全长14.20km,线路分为正线、辅助线、车厂线。
5.2.2 一、二、八号线正线为双线,列车运行方向按右侧行车。
a) 西朗往广州东站为上行,反之为下行。
b) 广州南站往嘉禾望岗站为上行,反之为下行。 c) 万胜围往凤凰新村站为上行,反之为下行。
5.2.3 地铁车站与区间的分界:车站两端端墙内方为站内,相邻两车站端墙之间为区间。 a) 一号线车厂以进入车厂的南北两端进车厂信号机为界。洗车线属车厂范围,以X109信号机为界;
出西朗站的四道、五道进路防护信号机至进车厂的信号机之间为转换轨;进车厂信号机内方的线路为车厂线。
b) 二号线正线与嘉禾车厂以出、入厂信号机SⅡc、SⅡr为界限; X2807与SⅡc信号机、X2805与S
Ⅱr信号机间线路为转换轨(嘉禾车厂与三号线北延线正线以出、入厂信号机SⅢc、SⅢr为界限;S2404与SⅢr信号机、S2406与SⅢc信号机间线路为转换轨。)。二号线与大洲停车场以出、入厂信号机Xc、Xr为界限; S0502与Xc信号机、S0504与Xr信号机间线路为转换轨。进车厂信号机内方的线路为车厂线。
c) 八号线正线与赤沙车厂以出、入厂信号机Sc、Sr为界限;S814或S816至进车厂信号机间的线路
称为转换轨;进车厂信号机内方的线路为车厂线。
2
d) 连接一、二号线的联络线范围为S909至S1709信号机间。
e) 连接二、八号线的联络线范围为二号线TC1404与八号线TC1316轨道电路间。 f) 客村~赤岗站下行线W1002连接八、三号线的联络线,范围为X1004至三号线W605道岔警冲标间。 5.2.4 地面线为长轨碎石道床,隧道内正线为长轨整体道床。正线线路最大坡度为30‰。
a) 一号线正线线路30‰坡度地段有坑口~花地湾、芳村~黄沙,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 小于400m以下的曲线半径里程见表1。
表1 小于400m的曲线半径里程 序号 站间 1 芳村~黄沙 2 黄沙~长寿路 3 4 5 6 7 8 长寿路~陈家祠 烈士陵园~东山口 体育西~体育中心 体育中心~广州东 广州东存车线2 一、二号线联络线 曲线半径(m) 300 300 300 313 300 300 320 305 300 300 150 上/下行线 上、下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 单线 起止公里 K4+846~K5+060 K5+343~+554 K5+339~+550 K6+658~K7+236 K6+660~K7+216 K12+231~+439 K12+227~+435 K15+595~K16+140 K15+567~K16+145 K17+492~+940 K17+486~+957 K18+267~+381 K0+023~K0+214 长度(m) 限速(km/h) 214 65 211 65 578 546 208 535 578 448 471 113 191 65 65 65 65 65 65 65 65 30 注:一、二号线联络线的里程从公园前站一号线W905岔心开始计算。 b) 二号线正线线路30‰坡度地段有海珠广场~公园前、火车站~三元里,最小曲线半径为350m,小于400m以下的曲线半径里程见表2。
表2 小于400m的曲线半径里程 序号 1 2 3 4 曲线半径(m) 上/下行线 上 南洲~洛溪 400 下 公园前~纪念堂 350 上 下 越秀公园~火车400 上 站 下 火车站~三元里 400 上 下 200 出车厂线 300 嘉禾出/入车厂线 200 入车厂线 300 300 出车厂线 大洲停车场出/入车厂线 300 入车厂线 二、八号线联络线 350 单线 区间 起止里程 K5+598~K5+833 K5+599~K5+870 K13+904~K14+036 K13+903~K14+034 K15+983~K16+303 K15+987~K16+307 K17+238~K17+629 K17+239~K17+630 CDK0+517.665~K0+872.604 CDK0+262.069~K0+443.593 RDK0+485.365~K0+840.284 RDK0+271.191~K0+406.594 CDK0+129.983~K0+730.503 RDK0+114.948~K0+715.469 RDK1+903.978~K2+053.585 LDK0+042.173~LDK0+609.173 长度(m) 限速(km/h) 233 70 171 133 70 131 320 391 223.6 217.5 223.6 125.4 600 600 149.6 567 70 70 40 50 40 50 50 50 50 5 6 7 注:①嘉禾望岗站至嘉禾车厂间的出入车厂线由嘉禾望岗站W2801为起点,往嘉禾车厂方向计算;广州南站至大洲停车场间的出入车厂线由广州南站W0502为起点,往大洲停车场方向计算。 ②二、八号线联络线的里程从八号线晓港站W1305岔心开始计算。
c) 八号线正线线路30‰坡度地段有新港东~磨碟沙,最小曲线半径为350m,小于400m以下的曲线
半径里程见表3。
表3 小于400m的曲线半径里程 序号 1 2 区间 磨碟沙~赤岗 赤岗~客村 曲线半径(m) 350 380 350 上/下行线 上 下 上 起止里程 K3+192~K3+449 K3+173~K3+447 K3+793~K4+075 长度(m) 257 274 282 限速(km/h) 70 70 70
3
序号 3 4 5 6 7 8 9 区间 客村~鹭江 客村~鹭江 鹭江~中大 宝岗大道~沙园 昌岗~宝岗大道 沙园~凤凰新村 车厂~磨碟沙站 曲线半径(m) 400 400 400 350 350 350 350 区间存车线 250 上/下行线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9号道岔 出/入车厂线 起止里程 K3+790~K4+072 K5+288~K5+468 K5+291~K5+470 K5+500~K5+670 K5+497~K5+668 K6+699~K6+994 K6+693~K6+988 K11+357~K11+909 K11+349~K11+918 K10+523~K10+856 K10+516~K10+856 K12+368~K12+743 出/入车厂线0+532~0+875 长度(m) 180 179 170 171 295 295 552 569 333 340 375 343 限速(km/h) 70 70 70 70 70 30 45 注:① 出入车厂线的里程从磨碟沙站W804、W808岔心开始计算。 5.2.5 辅助线设置。 5.2.5.1 一号线:
a) 西朗站设3道,主要用于接下行终到回车厂的列车,和需洗车的客车。
b) 芳村、广州东站设站后折返线1、2,邻近上行线的为折返线1道、邻近下行线的为折返线2道。 c) 东山口站在上下行正线间设1条存车线;广州东站设2条存车线,上行线末端为存1线、下行线末端为存2线。
d) 坑口站设站后单渡线,公园前站设站前单渡线。 5.2.5.2 二号线:
a) 南浦、江泰路、公园前、三元里、萧岗站在上下行正线间各设1条存车线,并具备折返条件。 b) 广州南站、嘉禾望岗设站前单渡线。
c) 广州南上行站台南端S0510至X0508线路为广州南站站后折返线。 d) 嘉禾望岗下行站台北端X2811至S2809线路为嘉禾望岗站后折返线。 5.2.5.3 八号线:
a) 万胜围站设站后交叉渡线,并连接2条折返线,上行线末端为折返线1、下行线末端为折返线2。 b) 赤岗、鹭江站在上下行正线间各设1条存车线,并具备折返条件;凤凰新村站设2条存车线,上行线末端为存1线、下行线末端为存2线。
c) 沙园~凤凰新村间设区间存车线,用作凤凰新村站前折返。
d) 琶洲站设站前交叉渡线、站后单渡线,磨碟沙站设站前交叉渡线,晓港站设站后单渡线。 5.2.6 出/入车厂线路: 5.2.6.1 一号线:
a) 一号线西朗车厂与西朗、坑口站的出/入车厂线路与转换轨重叠设置。 b) 一号线出/入车厂线路为地面线路、平坡、直道。 5.2.6.2 二号线:
a) 二号线S2809至X2805信号机之间的线路为入车厂线,长度391.8 m;X2807至X2813信号机之间的线路为出车厂线, 长度581.5 m。其中经出车厂线可到达正线嘉禾望岗站的下行站台,经入段线可到达嘉禾望岗站的上/下行站台。 b) 二号线嘉禾车厂入车厂线坡度为22.11‰ (往正线下坡,长度450m),出车厂线坡度最大为22.11‰(往正线方向下坡,长度450m)。
c) 二号线广州南站X0508至S0504信号机之间的线路为入车厂线,长度1126 m;S0502至S0512信号机之间的线路为出车厂线, 长度1866.7 m。其中经出车厂线可到达正线广州南站的上行站台,经入段线可到达广州南站的上/下行站台。
d) 二号线大洲停车场出、入车厂线最大坡度为30‰ (往正线下坡,长度400m)。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