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重、难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学习准备:小黑板、数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圆纸片和2个三角形,5根小棒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倒数到1。 2、看图填数字:
3、出示数字卡片,读数(开火车读、个人读、小组读等形式)。 4、按顺序填数: 1()3()5。 5、抢答:看卡片说数,复习数的组成。
二、出示各环节学习目标并引导讲解(22分钟):
1、教师在黑板上先贴1张圆纸片,然后再贴2张圆纸片,指名上来在图下写数字,合起来是几? (同样请小朋友上来也可以)
2、从图象抽象出数字,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示,板书“+” 3、引导学生说出1+2是多少,用数字表示是多少?边说边写“1+2=3” 4、我们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课题:加法)
5、读一读加法算式(可跟教师读、小组内互相检查读、指名读等)可边读边做手势。 6、教师引导学生,这幅图还可以怎么列式?让学生看图说一句话,并列式。 7、再举个例子,学生自学。
8、小组内学习,动手摆摆,边说边做手势,全组一起说等于几,并把式子写下来(要求每人都摆一次:1+2,2+1,1+3,3+1)
9、我当小老师:举个例子,给大家出加法算式题。
三、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认识了什么新朋友?(3分钟) 四、练习(10分钟):
1、P23做一做,学生边动手摆边说式子和得数。 2、教师指导做P24“做一做”第1、2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5以内的加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学习难点: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 学习准备:小圆片、小棒、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出示各环节学习目标并引导讲解(22分钟):
1、小黑板出示画图:树上有3只鸟,飞来了2只。根据这幅图,你能提什么问题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请学生上来板书列式。
3、小组内交流:“3+2”得几?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想法,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4、汇报情况:指名小老师上来教大家计算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有意识请想法不同的学生上来说一说)
5、抽象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如果不看图,不数手指,你会计算“3+2”得几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6、用小圆片摆出用加法算的图,让学生在小组内用类似的方法学习。并汇报学习结果,能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7、同桌让一人任意说出一个加法式子,先和同桌交流计算过程。然后指名你认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绍给大家听。
三、课堂练习(10分钟):
1、P24做一做第1、2题,学生先说想法,或先动手摆一摆再写答案。 2、P27练习三第3、4题。 四、小结(3分钟):
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说出来让大家来帮助你。你能说出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吗?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