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1《 桃 花 源 记》 说 课 教 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3:12: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桃 花 源 记 》 说 课 教 案

一、 教材分析:

1、 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桃花源记》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是讲读课文,居单元之首,本单元通过对四篇文言文和五首唐诗的鉴赏,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使学生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2、教学背景分析

《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渊明的名篇,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作者因不满现实的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景美人乐,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气息,作品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二、教材处理

1、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门课程都在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整体感知,把握课文

通过对桃花源“美”与“乐”的分析,领会本文的主题

(2)能力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创新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 2、课程资源的重组: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

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相关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为了加深对作者寄情山水一类诗文的印象,补充分析了陶渊明另一篇作品《饮洒之二》同时介绍到另一位田园诗人孟浩然及他的作品《过故人庄》。

3、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

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我主要是进行第二课时阅读分析,基于学生从小就对古诗文有较好的基础和兴趣这一点,采用研究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运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的要求,将朗读,背诵课文结合到对文章的赏析当中,在感受文章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达到感知知识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1)设置疑问,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2)延缓判断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3)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允许学生自我思考和得出结论。

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做为辅助教学。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提问:1、作者陶渊明:[课件] 2、相关的田园作品:[课件展示]《饮洒之二》 3、其他的寄情山水的诗人《过故人庄》

4、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课件]

[设计意示图]:通过复习提问,对历史上的寄情山水一类诗人及相关的知识予以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导入新课: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景美人乐,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欣赏课文,一起走入桃源胜境。

<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幻灯片出]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便有目的的加以学习。 <二>[设问]文章的线索和顺序:[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的线索及顺序的疏理,使学生对文章的脉络有较清晰的印象。 <三>分析课文

1、品味“美”和 “乐”

渔人进访的桃花源是一个美景如画,怡然自乐的“绝境”,其中的“景美”“人乐”,让我们做如下分析:

(1)景美:[课件演示]

①在课文中读出描绘桃花源美景的句子 提示:A外围的美?? B源内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该问题的设置,突出重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中一二段

③[设问]:古文文字简约,蕴含却极其丰富,寥寥几句,向我们展现的是美不胜收的桃源美景,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用现代汉语来描绘一番桃源美景。

注意:描绘时抓住具体的景物,展开合理的想象,尽可能采用一些贴切的修辞,最后以抒情结束你的描写。

[设计意图]:一位同学描绘,另一位同学点评,在此基础上,再请另一位同学描绘,最后教师评价,总体上肯定、鼓励,并提出建议,通过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理解和体验,实现研究体验式教学法。

(2)、人乐:

桃花源外的桃林;清新、美好,桃花源内的田园风光,恬静、迷人,那么桃花源内的人呢? 学生讨论总结:乐

① 从文中哪几句体现出来; ② 分析“乐”的原因;

[讨论]:为什么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桃花源人乐呢? 点拔:联系当时桃花源外的社会环境来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该讨论题的设置,反馈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桃源人的淳朴、好客

[课件演示]: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用现代汉语加以复述。 [设计意图]:加深对桃花源这一理想境地的理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3、桃花源系作者虚构:[课件展示]

[设问]: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世界。 ②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这样的世界。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作者借此文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一意图。 三、巩固练习:

关于理想 1、《桃花源记》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课件展示: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 )的地方。 讨论、确定:课件打出。

2、[设问]:对这种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后各抒已见,允许有不同的看法。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个性,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幻灯出示关于理想的名言 :

A、理想并不能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巴金

B、理想如星辰__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四、[课件]: 作业

五、板书设计:桃花源记 桃花源内

景美: 进 桃花源外 人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出 踪奇: 遂迷,未果

搜索更多关于: 21《 桃 花 源 记》 说 课 教 案 的文档
21《 桃 花 源 记》 说 课 教 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raq34oopd7z7sh756b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