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廉洁自律名言警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1:31: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保证。在当前,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 —毛泽东育》 人 4.

提问人的追问 2009-12-26 11:15

莪是问他们有什么不同。不是要这些。懂?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26 11:57 格言、谚语、名言和警句

(一)关于四个词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四个词的解释是通俗易懂的。现在摘录如下——

格言: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精练,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名言:著名的话。如至理名言。

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警句:简练而涵义深刻动人的语句。

(二)四者之间的关系

1.四者都是有一定涵义的话,四者都是被广大群众接受认可并相对固定下来的话。

2.四者不同点在于,各有表达上的侧重点和特点。谚语主要强调它的出处来自名间,出自百姓之口,经过广泛流传而固定的语句;警句着重表达含义深刻生动,使人特别注意而告诫的句子,强调“警”就是使人特别注意;名言是着重从言论的知晓度来说的,它是著名的,因此名言也常说成“名人名言”,往往名言不仅言论著名,且大家一般知道这句著名的话是谁说的;格言是含有教育意义的话,和警句相似,所以一般把格言和警句连起来合称“格言警句”。

(三)关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谚语”吗?

严格说来,这句是名言不是谚语,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先由三国时董迂所说(见《三国志魏志》)。虽然这句话引用很广泛,但是非常奇怪,人们引用说明道理往往忽视了它的出处,所以许多人以为它来自民间,故许多人常在引用此语时灌之以“古语曰”、“有俗语曰”、“人们常说”之类的说法,连宋代大学者朱熹也没有提及此语之出处,只说“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朱子读书法》)看来,董迁之名不“著”,已经为后人所忘记,于是才把它当做了谚语。

有关廉洁自律的格言

△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 ——俞士超

△开创新局面老黄牛精神犹可取

摒弃旧观念好传统作风不可丢 ——陈满堂 △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不求个人得失只求问心无愧 ——姚钦颖 △诚信立身廉洁自律正派做人

求真务实举贤任能公道办事 ——季爱新 △身在官场志守廉敢为苍生质昊天

为民着想民方敬致仕美誉价万千 ——许大昭

1、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 2、反腐倡廉重在标本兼治,廉洁自律务求身体力行。 3、倡廉洁之风,养浩然之气。 4、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5、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6、人生处世诚为本,从政之人廉当先。 7、腐败是祸事前兆,勤廉是幸福源泉。 8、薪薄常知足,位卑亦自尊。

9、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 10、宁走百步远,不留一念贪。

11、不屈于利称之富有,不屈于名可谓高贵。 12、廉则民爱,碑自立;贪则民弃,墓自掘。

13、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14、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 15、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16、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17、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18、廉为至宝,一生光明磊落,洁作资本,百世享用有余。 19、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微、慎独。 20、淡泊以明志,清廉以正风。

21、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22、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23、廉洁奉公不谋私,秉公执法不徇情。 24、警钟常鸣筑防线,防微杜渐保晚节。 25、廉洁自律,勤政为民。 26、守法遵纪,从我做起。 27、党施廉政,民沐惠风。

28、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29、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

30、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赃羞儿孙。 31、莫作官仓鼠,甘为孺子牛。

搜索更多关于: 廉洁自律名言警句 的文档
廉洁自律名言警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rcwf6mskp7e16g2fc0i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