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木兰诗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 chí( ) 阿zǐ(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问女何所忆____ (2)旦辞爷娘去_____ ..(3)万里赴戎.机_____ (4)策勋十二转_____ .....(5)赏赐百千强____ (6)双兔傍地走____ ..(7)著我旧时裳_____ (8)出郭相扶将_____ ...
(9)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 (10)安能辨我是雄雌_____ ..
3.指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手法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3)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5)从侧面表现木兰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7)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8)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中的“ , ”一句。 5.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通( ),______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 )通( ),______ 6. 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2)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3)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7.《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用4—8字概括每节大意。
1
第一、二节: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节: ; 第四节:十年征战生活;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比喻作结,解答奥密。
2.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示例:(1)勤劳孝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 (3) (4) (5)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思考
1.这首诗的情节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试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
2. 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为什么?
3.写木兰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思想情感?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话运用了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二)展示交流 1、复述故事竞赛。 2、一句话概括故事。
3、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什么?请用简洁而富有文采的句子概括。 4、品读探究
(1)形象美: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
请以“我喜欢_____________诗句,它塑造了一个________木兰形象”的句式回答。 (2)语言美
(小支架:主要从诗作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加以赏析。本课主要运用的修辞方法有:排比、顶针、反复、比喻、互文、对偶、夸张、反问……)
(3)剪裁美:
本文写了哪些事例?哪些详?哪些略?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 5、拓展延伸
(1)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三、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2.“火伴皆惊忙”后的冒号有什么作用?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