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7 1:45: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育红小学 张静 【摘要】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合理组建合作的小组: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组织学生有序的汇报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

【关键词】营造和谐氛围、组建合作小组、选择合作时机、独立思考、具体要求、有序汇报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可见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更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先决性条件。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辉。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才能舒畅,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想说、敢说、敢于质疑。作为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受教育中去。课堂上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合理组建合作的小组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成功与否,合理的组建小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把全班学生根据性别及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优化组合分配学生。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我将学生按数学成绩优、中、差分成三档进行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或6)人,数学成绩较好的1(或2)人,一般2人,较差的1(或2)人。按前后桌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人数是双数,这样便于结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由于每个小组内都是异质的,这样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这样既利于在组内合作中优势互补,又利于开展组间平等竞争,提高小组合作的活动效果。

三、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合作学习时机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合作的成功与否。合作学习的时机有以下几种:

1、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如:在教学了长度单位以后,让学生量出操场的长时,需要一人记录,两个人测量,还有一个人监督测量并汇报测量的长度,这就要合作来完成。

2、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如:在教学《搭一搭》时,好些同学感觉很难画出由五个小正方块搭成的图时,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搭一搭,再观察画出来。

3、在意见不一,有必要争论时。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时,一部分同学认为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平行四边形,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是不规则图形。我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圆柱体的侧面沿着圆柱体的高剪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不沿着高沿直线剪开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曲线剪开是一个不规则图形。

4、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宽是6.28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厘米3?学生觉得有两种情况,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提出了用长作为圆柱的底面周长、宽作为高;宽作为圆柱的底面周长、长作为高。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

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就像是单向的公路有来无回,是信息的单向传递,没有真正有见地思想观点的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会有新的想法。只能成为知识的传递着或接受者,也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才能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领悟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和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独立思考下合作交流才能释疑解惑、触及联想、萌生心灵感受、迸发创新的火花,又能在群体中发挥效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五、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课堂气氛看起来很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可都流于形式,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小组合作时合作学习分工必须明确才能有效,每个人应有具体的分工,每个合作成员必须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角色可以经常轮换。这样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角色,明白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此来增加合作的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合作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时分成每6人为一组,1个同学固定方格纸,4个同学每人负责一个三角形依次通过平移或旋转的方法:由图形A变换到图形B再到图形C接着到图形D最后再回到图形A,另外1名同学负责记录。记录的同学也是轮换记录。这样学生明确了合作的要求、操作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具体任务。收到了好的效果。

六、 组织学生有序的汇报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合作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刚开始我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进行有序安排,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只让好学生汇报,不会的同学就不能积极参与

到活动之中,体现不了新课标的要求。锻炼一段时间后,我采用不善发言的学生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的形式。这样使得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时,首先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合理有效地进行分组,再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分组时对小组提出的要求、目标和任务要具体、分工明确,最后在小组汇报时采用“你说我补充”的形式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与教学指导》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的文档
浅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s0i95um991od1e2lz2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