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细化管理,促教学创新发展
——文化、盘江、中枢小学2015年6月语文学科精细化检查简记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学校管理质量和水平,打造精品学校,6月23日上午,中心学校钱老师带领史自全、曹石进、徐妮爱、 张林坤、史丽波、罗春瑞等六位老师参与文化、盘江、中枢三所小学的语文学科检查。
我组检查形式严格按中心学校“精细化检查会议”要求执行,将各类业务分块分人检查量分,
尽量做到规范化操作,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有效增强了量化的公平化。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文化,应该说这次参与检查的各位老师都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力量,我们翻阅着老师们的各类业务,都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尽职尽责,注重细节的特点,现就本次检查呈现出来的亮点综述如下:
教师备课课时量足,大部分环节完整,利用双色笔记进行书写,批注简练,三校中均有部分教师背出了高质量的研究类课程;听课反思及时,层次性较强,环节记录完整;读书
笔记
字迹规范,学思结合;业务档案填写规范。
与上一次精细化考核相比,各个方面都上了一个较大台阶。
各年级学生作业书写规范,作业类型设计多样化、训练点明确,低段部分班级写话指导层次性强、方法科学合理,中高段开展了一定程度的读书活动,并用读书笔记本——“采蜜本”、手
抄报进行创造性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文指导上,大部分老师及时批阅,一行行动情的批语成了师生交流的桥梁。
同时,绝大多数班级学科管理注重良好的养成教育培养,字迹固然是不用说的了,单看一本本保护的细致、干净整洁的作业本,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平时老师的谆谆教诲与孩子们的良好成长!
从本次检查的整体情况上来看,我们的精细化教学常规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教学是一门具有缺憾的艺术,同样我个人看老师们在各项业务的完成上都付出了巨大的心力,收获了快乐,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细思之,也许我们还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一、备课。
“备”(繁体字写作“備”)字很有趣,许慎说:“備,慎也。”“慎也”,是从精神上、思想上理解的,“备课”首先是要从精神上,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谨慎而为;其次,才是从物质形式上“预备”、“准备”到有备无患。
三校中有较大部分备课只是从形式上注重环节的完整,课程变成了格式化操作,程序化运作,而在瞬息万变的课堂上,是很难想象这样花费我们许多心力完
成的备课能有几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上,“备课”本应为“上课”作准备,而我们以形式的“不变”来对付上课的“瞬息万变”,这将是费力不讨好(更多的是不讨自己的好)的事,故而我们该怎样把形式课变为“随机灵活课”,把课从备于“外”变为备于“心”来操作,对于课堂的有效、高效的转变意义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二是三校均有部分年级教师采用“集体备课”形式备课,但集体备课稿不论从研究的广度、深度,还是教学的实际操作上来讲,都没有表现出集体备课的优势。 二、作业。
1、各校各年级作业设计缺少人文关怀。
大量作业设计依然属于“遍地撒网”式,学生大量(字、词、句)作业依旧陷入“反复训练”的境地,读书笔记成了课文预习本。
人和人在一起久了,总会发生点“关系”,同样,孩子们天天处在真实的生活之中,如果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础性学科,要是多点自由空间,用语文的方式让他们与生活多“发生点好的关系”,在作业中感受自己的收获、成长,
感受生活的美好,这将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 2、缺乏学科铸造意识。
语文育人应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种鸟,能够飞越太平洋,需要的只是一小节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
节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节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那节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太平洋,靠的仅是一小节树枝!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食物等旅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在身上,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
小鸟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仅是一小节树枝,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呢?应是像小鸟这样具有学科自我发展能力的人。语文应该简化作业中从一定程度上没有必要重复的部分,在保证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积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就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同样利用开发属于班级特色的开放型作业设计,人性化模式,指导孩子“铸造属于自己的学科”,进
而“成就学生幸福、成功、快乐的人生”。 三、学校管理应关注教师的幸福。
现在的教师普遍工作负担很重,缺乏职业的归宿感与幸福感,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没有教师“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幸福地学”。因此,学校管理应关注教师的幸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应努力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同时,学校管理者应强调,作为教师,需要用自身积极、健康且富有活力的精神、才华及个性来支持自己的事业,构建自己的职业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