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是怎样做到一学期教95篇课文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7 19:03: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我是怎样做到一学期教95篇课文的

我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了,过去习惯于用老的一套教学方法。1978年重返第二实验小学后,开学第一课教《愚公移山》,用的还是老办法,面面俱到,花了5个课时,学生收效甚少。我很难过。我想:社会主义现代化迫切需要尽快地改变语文教学的落后状态,作为战斗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怎么办?是满足现状、墨守陈规、等别人闯出路子“吃现成饭”,还是努力去探索新路?面对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的大好形势,我对比了国外科学技术发达的一些国家小学语文课的阅读量,分析了加大阅读量对提高语文水平的关系以及学生中隐藏的极其可贵的潜在的智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迫使我决心为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而付出自己的心血。我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认识到面面俱到,实际上是面面不到,既浪费了课堂上极宝贵的时间,也剥夺了学生练习的机会,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以后,我本着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目标,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及时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经常和老师们一起研究教案,反复琢磨,不断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摸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逐步做到了3课时、2课时教一课书,1课时教一课书,2课时教3课书,3课时教6课书,效果很好。

1978年,我在教三年级一个普通班的语文时,一学期教了95篇课文,其中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鲁迅的《自嘲》、初中教材《一头学问渊博的猪》等。学生负担不重。我没占学生的自学时间,也不给学生多留作业,只靠每周8节课,基本上做到了当堂内容当堂消化。课外作业量最多不超过半小时。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从实践中我体会到,就阅读教学来说,为了做到速度快、质量高,又要不增加学生负担,特别要抓住精讲、课堂上多练习、合理地组织课文三个方面。精讲为学生课堂上多练打好基础,课堂上多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合理地组织课文为精讲、课堂上多练创造条件。三者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重点是学生能力的训练,要在练字上狠下功夫。

一、精讲

精讲是指老师每节课所要讲的内容而言,既是数量上的要求,更是质量上的要求。“少而精”就是精讲所要求的辩证的统一。精讲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才是精讲的出发点和归宿。

长期以来,有些教师有一种片面的认识,我自己也是这样,总是从“教”的角度出发,觉得讲得越多越好,似乎只有讲得多,学生才能学得多。事实并不是这样。学生的认识是受认识规律的制约,是在已知的基础上逐步地由少知到多知。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只能是食而

不化,积食闹病。语文教学也是一样。一篇范文,不论篇幅多短,都是一个五脏俱全的“麻雀”。要在短短的一二节课中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及形式,那是办不到的。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办事。在一节课内,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少一些,但是精一些,目标单一,要求具体,学生就能学得扎实一些。积少成多,天长日久,学生学到的知识日渐增多,阅读教学的速度自然就可大大加快。

精讲讲什么?集中讲精华和规律性的东西。

所谓精华,从内容上说,就是文章中本质的东西;从文字上看,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就是关键。例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一课,我认为精华是毛主席给刘胡兰题的八个大字,也是这篇课文的主题。课文开头部分,写刘胡兰13岁参加革命,14岁带领群众斗地主,做军鞋,支援解放战争,并且入了党,是一个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段为写刘胡兰“生的伟大”打下了基础,是课文的精华,应当精讲。但我考虑到这一段写得比较明白,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讲课时,我把重点放在“死的光荣”这一组对话上:

敌人问:“村里还有谁是共产党员?” 刘胡兰答:“就我一个!”

这组对话,从字面上看不难理解,但要小学生真正理解其深刻的含义不那么容易。敌人问的目的是要杀村上所有的党员,要破坏我们党的组织。刘胡兰回答“就我一个!”这就表明她决心严守党的秘密,

保护党的组织。当敌人要用铡刀铡死她的时候,她大声说:“我死也不屈服,死也不投降!”言外之意,也就是死也不说谁是共产党员,不暴露党的组织,最后她为革命而死,就是“死的光荣”。“就我一个!”这正是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过去教这篇课文要用四五个课时,现在突出重点精讲,只用一个课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一课时中,不但使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丰富了词汇,掌握了文章的线索,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革命传统的教育。 讲规律性的知识,就是结合课文讲一些读、写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然而对学生来说又是最迫切需要的基础知识。例如,三年级学生思维条理性很差,说事情、想问题往往没头没脑,东一句西一句,很不完整。这样,在三年级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就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又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上学期课文多数是浅显的记叙文这一特点,我首先注意他们在思考一件事情时最一般的思路,即围绕一件事情搞清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也是人们在了解情况时通常遵循的思路。比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记叙了小马为什么过河、怎样过河、过去了没有三个问题,重点是怎样过河这部分,情节很完整,思路很清楚。我在讲课时,重点分析这一段,并注意讲清楚其中的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学生学了以后就能举一反三。每当阅读这类浅显记叙文的时候,从审题开始,一看课题就能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主要内容去掌握文章的思路,按照文章的思路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而领会全文。这样,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逻

搜索更多关于: 我是怎样做到一学期教95篇课文的 的文档
我是怎样做到一学期教95篇课文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sn025ueab4n25q6n2e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