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九单元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的。当今社会人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可以转化为电能,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这些都是学生们熟悉的。但,化石燃料是有限的,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并希望所用的能源来源广泛,产生热量大,没有污染。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需要开发利用新能源。那么什么样的能源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呢?化学在新能源的开发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吗?这都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学生关心的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氢能的开发的意义,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氢能用作燃料的优点,认识到氢能是未来理想的能源;
教学目标 2、通过知识回顾及实验探究,明确化学反应
产生的能量不仅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还可以转化为电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树立不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
个性设计
马艳红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认识到化学反应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运用化学方法可以开发新的能源。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能源意识,强化自己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1.氢能源的优点和限制条件;2.化学能转化为电
教学重点
1.
能;
教学难点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复习常见的化石燃料,知道常见的化石燃料有哪些
2.复习氢气的燃烧与电解水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代表播报新闻
预习环节
(如何布置预习、如何检测)
授课环节
(相关问题设计)
新闻实例
导入
【导入】新闻:在2003年8月14日下午4点,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突然发生大面积停电,短短的几分钟内,各种建筑物都陷入了黑暗之中,成千上万的人被困在黑暗的电梯里,随着交通信号灯的熄灭,还引起了严重的交通阻塞。可见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一旦没有了能源,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谁能说说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能源是什么?
【幻灯片】材料一
学生回答:煤、石油、天然气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耗
问: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幻灯片】材料二
问: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幻灯片】材料三
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地球上的、天然气,石油、煤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结合课本66页<地球上化石燃料使学生回答:用年限>的图表。汽车,飞机请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新的能源被不能使用,开发出来,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电灯电话不样?能使用……
思考讨论针
对三个材料的提出问题,体会能源的重要性。
污染环境
化石燃料储量有限,它们还曾在什么样的确定呢?
【追问】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且污染环境,我们的生活又离不开能源,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办呢?
【再问】请结合生活,想想我们已经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开发新能源
学生纷纷回答。
引导学生分析氢气的优点
(小结) 常见的新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过渡】新能源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以风能为例,看看有哪些缺点?
受气候影响较大;不能运输;不能随身携带……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新能源能克服播报新闻二这些缺点呢?
【新闻】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载人飞行航天器发射成功,将它送上太空的运载火箭所使用的燃料就是液氢。学生小组讨氢气作为能源与其他能源相比有什论,回答么优点呢?请结合课本<活动天地>,从三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1.制取氢气的原料2.氢气燃烧的产物
3.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小结】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
1.原料来源广泛,可以由水制得;2.放热多;
3.产物是水,无污染,且水能循环利用。
【问题】氢气有如此多的优点,堪称理想能源,为何目前氢气没有广泛使用呢?
1.水转化为氢气的能耗问题2.氢气的存储和运输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解释)1、理想的氢循环系统
指导学生看
书,分析氢气作为新能源的局限性
看书,思考
引导学生提出改进的氢气的不足之
处
做笔记
投影并解释氢能循环系
统
引出电池
展示电池实物并解剖
设问:电池中的电能是如何产生的呢?
2、管道输送氢气
【过渡】氢气的使用还曾在技术问题,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较好的新能源呢?
【实物】干电池,请学生会议还有那些常见的电池?学生纷纷举例。
交流电很方便,电池在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什么?
体积小,容量大,便于携带。那么你知道电池里的电能是怎么产生的吗?
【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可以产生电能吗?
1.出示一节干电池,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解剖电池,介绍构造)2,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电能
操作:把一块锌片和一根碳棒平行的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用导线将锌片和碳棒连接起来,并在导线中间连接一只灵敏电流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现象并记录。
指针偏转
引出化学电
池的概念
现象:
结论:化学反应过程中可以产生
踊跃发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