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9:57: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七色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制造彩虹,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 2.透过单色光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难点】

1.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 2.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材料:有关彩虹的图象材料,牛顿与七色光的制作幻灯片。 分组实验材料:三棱镜一块,喷雾器一只,彩色玻璃纸。 学生准备:白纸,自制陀螺,彩笔一盒,手电筒一只,纸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彩虹的图片导入,问学生是否见过这样的景观?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暗示彩虹出现是有一定的天气条件的。然后请学生根据回忆描述一下彩虹的样子,如果学生不能回忆,就让学生看着图片进行描述。

生一起制造彩虹。制造彩虹最好是选择一个无风,阳光比较好的时间,利用小型喷雾器背对着太阳向前上方喷雾,喷出的刹那,就会在水雾中隐隐约约的看到彩虹。

二、探索

1、大家桌上都有一个三棱镜(向学生展示),下面大家就拿着这个三棱镜到阳光下去看看,他与其他镜子的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室外活动。教师随时准备处理学生的发现。 间让更多的学生看到三棱镜后面的彩带。 三、讨论

1、室内讨论彩带的来源。引导学生做出“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色光合成的”类似的科学论断。

12

2、深入研究

3、关于牛顿发现白光奥秘的故事,配合制作的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这一段科学史,然后提出问题:牛顿的发现是什么?人们都不相信,怎样才能说服人们?牛顿使用的是怎样的方法使人信服的?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对历史有深层次的理解,并认识到:许多独特的见解在刚提出时总会遇到困难,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信服的,坚持真理需要一定的勇气;同时,也意识到科学讲究证据,一切都要靠证据说话。另外也让学生了解到如果把七色光合成白光,那就能说明自己提出的论断: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色光合成的。

转陀螺合成白光。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如何将七色光合成为白光。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提出的有:旋转陀螺法、将七种颜色的光照在一起等。教科书中介绍的是旋转彩色陀螺的方法,要求学生将陀螺的正面按照一定比例依次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彩,让它旋转起来。

验不同颜色物体只能透过与之颜色相同的光线。通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由不同颜色线条构成的图案,孩子们会有惊奇的发现:有的线条消失了,换种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不一样。原因是某色玻璃纸只能透过这一种色光,而吸收其他色光,所以看起来图案发生了改变。这个原因不要求孩子们解释,只要求学生有深刻的体验,但可鼓励他们课后继续研究。

合红、绿、蓝三种色光。实验时,先让学生自己先混合,看他们运用这三种色光能混合出什么颜色的色光,然后再将三种色光混合起来。孩子们会发现用这三种色光合成了白色光,与之前的七色光合成白色光相比较后,教师可告诉他们这就是光的三原色,用他们可以混合出其他的各种色彩,并鼓励他们课后研究用三原色可以还可以混合出哪些颜色。为了使整个实验的现象更明显一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准备:使室内光线尽可能的暗,使手电筒的光线尽可能集中。可在教室里拉上窗帘,用纸桶将手电筒的光聚合,将三色光照射到白色纸张上,使对比强烈些。

四、欣赏

欣赏大自然缤纷美丽的图片。出示一些颜色鲜艳,对比比较强烈的图片给学生观赏,愉悦他们的视觉,让他们体会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五颜六色。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电和磁

简单电路

13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材料】小灯泡、导线、电池、开关 【教学过程】 集中话题

1、教师提供图片

让学生说说家里的电的使用状况,指出电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提出问题:电是怎样工作的?发电厂的电是怎样,传送到我们家里的电冰箱上的?

探索和调查

1、教师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

组织学生让小灯泡亮起来,仔细观察,并用简图记录方法,进行交流。

(在观察过程中,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灯丝的两端接在哪里,在交流过程中,知道电池有正负两极。)

2、提供其他的电源形式,让学生连接

3、给学生提供更多材料,让学生把小灯泡变的更亮。

(1)知道一些基本的电路元件,了解它们的构造。知道它们各自的作用。 (2)让学生意识到电的用途是很多的,不仅仅是让灯泡发光,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3)了解灯泡的明暗和那些因素有关。 回顾和解释

1、提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连接简单电路需要什么?注意什么?如何让小灯泡更亮呢/?

2、课后思考:如何控制小灯泡?

14

回顾小结本课的所学 引发学生课后的思考 【教学后记】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 2.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科学知识]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材料】

若干金属和非金属制品、自来水、纯净水、盐水、小灯泡、导线、电池 【教学过程】 集中话题

教师提问:如果电路中的电线断了,可以用其他物品替代吗?如何可以知道一个物体的导电性呢?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探索和调查

1、组织学生设计检验器。

如何使用检验器呢?要注意什么呢? 2、分组实验,填写表格。 汇报交流结果。

3、提问:人体可以导电吗? 组织学生实验,教师解释。

1、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 2、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15

2019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st7w8ipej47hq70zb090vngk58yn6010dv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