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⑥
解析:河北省气温上升、降水减少会导致农牧业减产,极端天气多发,水资源相对短缺,海岸带受海浪侵蚀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等等。暖冬会使害虫可以过冬,从而使来年的病虫害多发。
答案:A
二、综合题(46分)
12.(2018·四川成都文综测试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新疆是我国积雪、冰川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新疆冰雪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图1为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l号冰川地区1960~2010年气温、降水、冰川零平衡线(冰川零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和消融区的界线,在零平衡线上,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达到平衡)和冰川面积变化图。图2为该冰川2001年和2006年夏季景观图。
(1)简述该地区1960~2010年气候、冰川变化特点,并分析冰川变化的原因。(10分) (2)新疆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试分析气候变化对其流量和汛期的影响。(8分) (3)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将对新疆绿洲农业产生有利的影响,也有人持相反观点。你支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明显看出,该地区气温和降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冰川零平衡线高度逐渐上升,冰川面积逐渐减少。冰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温的变化。第(2)题,结合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增大,会使河流补给量增加,汛期延长。第(3)题,这是一开放性问题。要在选择一个观点的前提下,首先表达明确态度,然后说明理由。
5
答案:(1)气候变化特点:气温、降水波动(逐渐)上升;冰川变化特点: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逐渐)上升(冰川退缩或冰川后退),面积减小。原因: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加;气温升高使降雪量减少,冰川补给量减少;降雪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下降,使冰川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加,冰川融化量增大。
(2)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量增大,汛期(夏季)水量增大;≥0 ℃时间增长,冰川融化时间增长,河流汛期增长。
(3)以下两种观点只能答一种,如答两种,则以第一种观点为准。
有利影响:气温增高,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低温冻害减少;降水和冰川融水增多,灌溉水源增加。
不利影响:气温增高,冰川融化量增大,冰雪洪水(融雪洪水)增多;冰川退缩,水资源减少,干旱加剧;蒸发增大,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加剧。
13.(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中俄石油运输管道漠(河)大(庆)线全长926千米,其中北部的512千米穿越了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上层)和多年冻结层(下层)两层。地理学者研究发现,多年冻土区的融沉、冻胀丘、冰锥等对管道的安全性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冻胀丘是由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导致地表变形隆起形成的,按其存在时间可划分为季节性冻胀丘和多年生冻胀丘。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产生,夏季消失。
6
(1)指出加格达奇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和多年冻结层的分界深度,并分别说明其季节特征。(4分)
(2)简述图(b)中季节性冻胀丘的形成原因。(8分) (3)说明季节性冻胀丘对管道的危害。(4分)
(4)以“治水”为核心,提出防治季节性冻胀丘危害管道的措施。(6分)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深度6米以下全年地温小于0 ℃,冻土夏季不会融化,全年冻结,为多年冻结层;深度6米以上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冻土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第(2)题,本题主要从气温和土壤含水量角度分析。第(3)题,夏季冻土融化,管道沉降;冬季土壤冻结,管道抬升。反复冻融容易造成管道弯曲变形。第(4)题,本题可从排水和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附近等方面分析。
答案:(1)6米。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冻土夏季融化,冬季冻结;6米以下的多年冻结层全年地温小于0 ℃,全年处于冻结状态。
(2)该地地势低洼,夏季有沼泽分布,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土壤含水量大;冬季,过
7
湿土壤冻结,体积膨胀,形成冻胀丘。
(3)夏季冻土融化,管道沉降;冬季土壤冻结的挤压力使管道抬升,反复冻融使管道位移并发生弯曲变形。
(4)地表开挖沟渠,排走地表水和地下水;在管道两侧的地下建设截水墙等阻水工程,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附近;在冻胀丘上钻孔,排干丘内水分。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