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新人教版第四单元比例检测(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不能与3、6、9组成比例的数是( )。
A. 2 B. 3 C. 18 D. 4.5 2.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反比例的是( )。 A. 小明从学校走路回家,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B.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C.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
3.下面能与5,7,10组成比例的是( )。
A. 8 B. 14 C. 9 D. 12 4.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x+y=10 B. x= y C. y= (x>0) 5.8x=5y,x与y(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判断 6.小李正在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和还没有看的页数,会是下面的( )关系。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 7.一种微型零件长4毫米,画在一幅图上长为8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 1:20 B. 1:2 C. 2:1 D. 20:1 8.在下面各比中,能与 : 组成比例的比是( )。
A. 3:5 B. 5:3 C. :3 D. : 9.下列能与 : 组成比例的是( )。
A. 2:3 B. : C. 3:2 D. : 10.下面各选项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 当xy =8时,x和y B. 购买物品的总价和数量 C. 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D. 圆锥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半径 11.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数、乙数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A. : B. 8:15 C. 15:8 12.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二、填空题
13.我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5周要用________小时。
1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7平方厘米,按1:3比例缩小后,这个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5.根据3.5×8=4×7写出两个比例。 ________ ________
16.图1上8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4km,这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17.一个圆柱形零件的高是5mm,在图纸上的高是3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________。 18.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8cm,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厘米。
19.如果4a=5b,那么a:b=(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中是一个梯形,将它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周长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学校操场的平面图,比例尺是 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2.爸爸的平均步长是0.75米,小娟的平均步长是0.5米,从小娟家到街心公园爸爸走了240步,小娟要走多少步?(用比例方法解答)
23.小丽看一本480页的书,前3天看了120页,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书还需要多少天? (用比例解答)
24.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小时行了156千米,照这样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8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25.填表:已知两个相关联的量x和y成正比例。 x 1.2 y 12 a ,量得图上的长是3.5厘米,宽是2厘米,操场的
6.5 20 b 26.学校图书馆科技书本数与故事书本数的比是3:2,故事书有180本,科技书有多少本?(用比例方法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2×9=18,3×6=18,18=18,所以2能与3、6、9组成比例;
选项B,因为3×9=27,3×6=18,27≠18,所以3不能与3、6、9组成比例; 选项C,因为3×18=54,6×9=54,54=54,所以18能与3、6、9组成比例; 选项D,因为3×9=27,4.5×6=27,27=27,所以4.5能与3、6、9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是: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乘的积等于中间两个数字相乘的积,那么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选项A,已走的路程+剩下的路程=从学校到家的路程,小明从学校走路回家,路程不变,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不成比例;
选项B,因为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所以当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选项C,因为圆的周长÷它的直径=圆周率,圆周率一定,所以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
3.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A:不能组成比例; B:5:10=7:14,能组成比例; C:不能组成比例; D: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由此选出一个数与这三个数组成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并组成比例即可。
4.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A项中,x+y=10,是和一定,不成比例;B项中,x=y,即x:y= , 是比值一定,则x和y成正比例;C项中,y=(x>0),即xy=6,是乘积一定,则x和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当y=kx(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正比例;当y=(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反比例。
5.D
解析: D
【解析】【解答】解:8x=5y,若x、y都不为0,则x:y=5:8= , 是比值一定,则x和y成正比例;若x、y都为0,则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当y=kx(k是常数,x,y≠0),那么x和y成正比例;若x,y都为0,就不成比例关系。
6.C
解析: C
【解析】【解答】 已经看的页数+还没有看的页数=总页数,总页数一定,已经看的页数和还没有看的页数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反比例的判断,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这里是和一定,不成比例。
7.D
解析: D
【解析】【解答】8厘米:4毫米=80毫米:4毫米=20:1。 故答案为:D。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注意:先把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厘米,然后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8.B
解析: B
【解析】【解答】:=÷= ,
选项A,因为3:5=3÷5= , ≠ , 所以不能与:组成比例; 选项B,因为5:3=5÷3= , = , 所以能与:组成比例; 选项C,因为:3=÷3= , ≠ , 所以不能与:组成比例; 选项D,因为:=÷= , ≠ , 所以不能与: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求出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
9.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 A:2:3= , 不能组成比例; B:
, 不能组成比例;
,
C:3:2=3÷2=1.5,能组成比例; D:
, 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求出比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10.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A:x和y的乘积一定,二者成反比例关系; B:如果不是购买的同一种物品,就不能确定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C:正方形周长÷边长=4(一定),那么正方形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D: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一定),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关系,但是圆锥的体积和底面半径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或公式确定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如果两个量的比值一定,二者就成正比例关系。
11.C
解析: C
【解析】【解答】甲数:乙数=: :=15:8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将乘积式变成比例式,如,甲数为外项,则和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也是外项,乙数为内项,则和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也是内项。
12.A
解析: 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