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项目内容 费用局部偏差 费用局部偏差率 差异 1 费用累计偏差 费用累计偏差率 进度局部偏差 差异 2 进度局部偏差率 进度累计偏差 进度累计偏差率 造价总偏差 结论 偏差分析 计算公式 (12)=(10)-(11) (13)=(10)÷(11) (14)=∑(12) (15)= ∑(10) ÷∑ (11) (16)=(11)-(6) (17)=(11) ÷(6) (18)= ∑(16) (19)= ∑(11) ÷∑(6) (20)=(10)-(6)=(12)+( 16) 金额 备注 ③曲线法 曲线图所反映的是累计偏差,而且主要是绝对偏差。用曲线法进行偏差分析具有形象
直观的优点。曲线法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能取得很好的分析效果。
(2)工程造价的纠偏
1)分析偏差形成的原因
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导致实际造价与计划目标出现偏差。对这些偏差要做到细致地检查和分析工作,反映造成此项差异的原因,此项差异对项目其他费用项目的影响、拟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时间、负责人及所需条件等。造成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①客观原因; ②建设单位的原因; ③设计单位的原因; ④施工单位的原因。 2)制定本项目纠偏措施
纠偏措施是把管理的各项职能结合起来,采取系统的办法实施纠偏,从组织、经济、技术和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
①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指从造价控制的组织方面采取耳熟能详的措施,在项目管理班子中,落实造价控制的人员,定岗定位,并进行职能分工;制定造价控制的年度、月度甚至每周的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并严格遵照执行。组织措施是其他措施落实的前提和保障。
②经济措施编制工程资金年度、月度使用计划,促进落实资金来源;分解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确保其可操作性;做好已完工程的计量工作,审核工程进度报表,根据相关计价依据,计算工程进度数,并依合同相应条款,签发付款证书,对造价进行跟踪控制,定期将实
际支 出额与造价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
③技术措施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等。
④合同措施 加强合同的跟踪管理,做工程施工记录和日常的文件资料积累工作,根据合同正确处理索赔。
四、竣工结算审核工作方案 4.1结算审核阶段咨询工作内容
1、审核合同双方是否履行招标文件及合同所规定的工作内容; 2、审核结算编制原则、方法是否与招标文件及合同约定一致;审查结算编制依据是否与合同条款规定的一致、各项费用的取费是否正确、计算方法是否符合规定;审核结算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计量程序是否与合同条款规定的一致,计算是否准确;
3、审核设计变更、施工变更是否规范、合理,变更费用的计算方法和计量程序是否与合 同条款一致;审查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签证记录的真实性、有效性,是否应当计算费用;
4、审核材料的消耗是否合理准确,材料价格的计算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同条款的约定,核价材料的价格是否与甲方核价单一致;
5、审核甲方供应材料超供和欠供、扣除施工用水电费计算的准确性;
6、审核各专业工程交叉施工的工作内容,分清各施工方责任和
义务,避免重复计算;
7、对工程索赔进行审核,审核索赔费用的计量是否合理,是否与合同条款规定的计算方 法和计量程序一致。
8、根据承发包合同和相应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定额、招投标文件、施(竣) 工图纸及各项有效证明,审核工程造价;
9、组织召开工程造价审核相关的会议; 10、现场踏勘、计量复核;
11、工程量、工程价格及各类项目费用进行审核确定; 12、编制工程造价审定报告:
(1)编制建设项目结算审核汇总表,形成审核结论,与建设方、施工方进行核对、会审;
(2)审核结果经建设方、施工方认可后,形成审核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建设方意见;
(3)根据建设方反馈意见,修改审核报告,经委托人同意后,出具正式审定报告。
13、钢筋及预埋件重量计算:按施工图纸、设计标准、施工操作规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和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计算钢筋及预埋件重量;提供完整和规范的钢筋翻样及预埋件重量明细表、汇总表。
4.2结算审核编制工作要点
1、结算审核编制的时效性
(1)结算审查应在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中约定结算审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