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什斯镇克岔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整体提升我校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努力实现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根据天祝县县教育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创建全镇文明单位标兵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学校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保障少年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资源,促进我校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均衡发展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和督导。
组 长:芦汉文
副组长:张兆瑞 彭振民
成 员:孔庆君 贲林豪 陈仔香 梁得芳 樊晓广
张芳鹏 梁金环 孔令婕 赵成梅 郎永祥
三、实施步骤
此次迎接上级对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
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2015年1 -2月)
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安排工作进度,有序开展“迎评”准备工作。
2、加强舆论宣传。召开专题会议,详细布置迎评“工作”。同时通过悬挂红幅、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渠道,广泛宣传,提高师生家长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二)自查整改(2015年3-10月)
1、全面开展自查(2015年3-4月)我校各科室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上级文件,对照督导检查表,开展自查,同时认真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落实整改提高(2015年5-6月)各科室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存在问题的整改。确保学校在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等方面达到评估认定标准。
3完善档案资料(2015年7-9月)各科室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收集整理相关材料,达到规范要求。 (三)评估认定(2015年10月) 接受市级评估认定。 四、目标任务
1、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学装备符合国家
标准或升级要求,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基本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达到要求,均衡配制。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使教师队伍在学历、职称、工资、教学能力等方面实现均衡发展。
3、关注弱势群体,保障不同群体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进一步完善对残疾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确保无适龄儿童、少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做到“应助尽助”。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女童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完成率100 %。
4、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接受到国家规定开设且适宜其自身发展要求的教育内容,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5、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质量均衡。积极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策略、方式和手段,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加强安全教育,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五、主要措施
1、切实落实义务教育各种保障经费。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规范学校预算编制工作,建立学校预算管理制度,通过预算来保障义务教育各项经费的落实。
2、加快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不断加大投入,使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和运动场地达到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要求。注重教学资源的积累。
3、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实行校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选派德才兼备、事业心强、有组织领导能力的骨干教师到担任各科室负责人。继续做好各教研组长培训工作,在提高工作精神状态、领导班子凝聚力、精细管理的能力上下功夫。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校本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教师全员培训的力度,通过专题自学、网上继续教育、岗位练兵、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学比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师的待遇,在评优、评先和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上向一线优秀教师倾斜,鼓励优秀教师安心一线教学工作。
5、完善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出台相应工作实施方案,落实目标,落实责任。继续搞好结对帮扶工作,从领导、管理、经费、师资、教研等方面给予帮助扶持。
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注重地方校本课程的研发,加大对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培训,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定期组织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对一些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帮助提高教学水平。
每学期定期选派优秀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开展教学互助,提高教学质量。
7、加大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充分运用现有教学资源,将其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强现有教育资源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让教师熟练运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设施设备的使用率,使各功能室的效益充分发挥。开展网上培训以及网上其他形式的远程教育活动,扩大优质资源的共享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完善扶困助学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落实帮扶免补政策,关爱教育弱势群体,确保每个经济困难家庭子女都能顺利接受学校教育。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免收教科书费政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确保贫困的学生得到资助。
9、保障每一个孩子享有相同的义务教育权利。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设立亲情电话,开展结对关爱活动,协调有关部门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专门组织,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努力解决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权利。
克岔小学
二〇一五年二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