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Flash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探索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掌握“文本工具”的使用,学会素材导入的方法以及如何为动画添加音乐。
难点:
掌握在Flash中插入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动画制作基础知识。 硬件准备:多媒体教学工具。 软件准备:MacromediaFlash8。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两节课,我们完成了动画“图形总动员”的制作。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Flash,围绕“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做一个图、文、声并茂的动画。
二、课堂学习 (一)准备相关素材
可以从网上下载所需的图片、音乐素材,并将其命名为“伯牙绝弦”、“高山流水”。
(二)新建Flash文档
启动MacromediaFlash8,新建一个Flash文档,并将其保存为“伯牙绝弦.fla”。
【操作演示】略。
(三)为动画插入图片
1.利用“矩形工具”在舞台上绘制两个矩形。 【操作演示】略
2.插入图片“伯牙绝弦”
【操作演示】执行“文件”→“导入”→“导入到库”命令,在弹出的对话
框中选择已经准备好的图片“伯牙绝弦”,单击打开按钮。
然后将图片拖入到舞台中,并使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使其处于舞台的合适位置,然后锁定图层。
(四)为动画添加文字
1.插入“文字”图层,选择“文本工具”,并设置好属性。
【操作演示】插入新图层,并重命名为“文字”,选择“文本工具”,在属性面板中将文本方向设为“垂直,从右向左”,设置好文本的颜色、字号以及字体。
2.在舞台的合适位置输入文字,并调整好位置。 【操作演示】略。
我们可以看到文字是从右向左垂直显示的。在Flash中通过设置“文本工具”的属性,可以改变文字的格式,例如可以模仿古人的习惯书写文字。
(五)为动画插入音乐
教师讲解Flash8支持哪几种类型的音频文件格式。 1.将“高山流水”音乐文件导入到库中。
【操作演示】执行“文件”→“导入”→“导入到库”命令。将已经准备好的音乐文件“高山流水”导入到库中。
2.为动画添加音乐
【操作演示】插入图层,并重命名为“音乐”,选中“音乐”图层的第1帧,在属性面板中的“音乐”项选择刚刚导入的“高山流水”音乐文件,然后设置“同步”选项为“开始”,重复次数为1。
(六)保存、测试动画
动画制作好后及时保存文件。测试动画,查看动画效果。 【操作演示】略。 三、课堂活动
1.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2.通过网络搜集合适的海浪声音素材,然后将声音插入到Flash文档中。 3.活动结束后,对大家制作出的作品进行综合评比,推选出做得最优秀的作品并进行展示。组长根据制作过程中的记录,相互之间交流制作经验。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四、课堂总结
上节课,我们为小表情的每个状态添加了适当的文字。想一想,要是我们给每个状态添加不同音乐,是不是更加逼真、更加有趣呢
那么,让我们在上一节课“益智园”的基础上,给小表情的每个状态添加适当的文字吧!
五、课堂反思
第8课 走近机器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2.熟悉三代不同的机器人。 过程与方法
1.体验信息的获取、加工及表达过程。 2.学会对机器人进行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准备
各种机器人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机器人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并且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神奇的新朋友吧!
二、课堂学习 (一)机器人的诞生
“机器人”的概念起源于卡雷尔?卡佩克的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
1959年,美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
2000年,我国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仿人型机器人——“先行者”。 (二)机器人的发展
教师通过图片或相关影像资料展示三代不同的机器人,向学生介绍其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三)机器人的分类
简要介绍我国对机器人的分类方法。 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三、课堂活动
1.将全班随机分为几个小组。
2.从网络上下载有关机器人的图片,按照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对其进行分类,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
3.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补充与评价。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四、课堂总结
机器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你对它们的哪些功能最感兴趣呢在课后通过其他方式作进一步了解吧。 五、教学反思
第9课 机器人组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2.熟悉机器人各组件的特点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机器人处理信息的过程。
2.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熟识机器人各组件的功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对新事物的观察与探究能力。
2.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难点:
熟悉机器人各组件的特点及作用。 三、教学准备
1.机器人相关组件实物或模型。 2.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机器人和人类一样,也拥有“器官”,正是靠这些“器官”,机器人才能获取、判断与处理信息。下面,我们就去熟悉一下机器人的这些神奇的“器官”吧!
二、课堂学习
(一)机器人基本组成
简要介绍机器人的三大组成系统:传感系统、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并介绍它们各自的作用。
(二)机器人的组件
通过相关图片、实物或模型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组件,主要包括大脑、电力单元、传感器、动作及反馈设备、机身及装饰物。
三、课堂活动
1.全班随机分为四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同时每组选定一个机器人。
2.找出选定的机器人都使用了哪些组件,并通过书籍、网络等工具找出这些组件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3.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介绍本组所选定机器人的构成组件及其功能,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与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