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螺旋钢管安装
(1)煤气螺旋钢管安装施工要点及工艺要求:
①选派持有特种作业证的焊工上岗操作,并经过无损探伤合格后上岗。在施焊全过程中应按批准的焊接工艺导书进行焊接。工序间应有交接手续。
②焊件的切割口和坡口宜采用机械方法进行打磨,采用火焊热加工的坡口必须电动手砂轮打磨去掉氧化皮,烙渣,以及影响焊接接头质量的表皮层。
③所用的管材及焊接材料应该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和质量复检报告。焊条焊剂使用前,应该按出厂说明书所规定烘干,并有保温桶在使用时候保持干燥。
④本次煤气施工焊接打磨采用氩弧焊打底,打底后的焊缝应进行及时填充焊。
⑤为了减少焊接变形,应采取氩弧的施焊方法和顺序。
⑥焊接时应注意起弧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各焊层接错开。每条焊缝应连续焊完。
(2)钢管焊接的质量要求
①管节的材料、规格、压力等级,防腐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管节内表面应无斑疤、裂痕、严重锈蚀等缺陷。
②螺旋钢管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焊缝处外观应符合1.2的规定:
表1.1 螺旋管管节几何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外观 宽度 表面余高 咬边 错边 未焊满 指标 不得有融化金属流到焊缝外未融化的母材上,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灰渣等缺陷;表面光顺,均匀,焊道与母材应平缓过渡 应焊出坡口边缘.2~3mm 小于等于1+2倍坡口边缘宽度,且不等于4mm 深度小于等于0.5mm,焊缝两边咬边总长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且连续长不大于100mm 小于或等于0.2t,且不大于2mm 不允许 表1.2 焊接外观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直径D≤600mm管道的周长 直径D>600mm管道的周长 管端圆度 其他部位圆度 端面垂直度 弧度 ±2.0 ±0.0035D 0.005D 0.01D 0.001D,且不大于1.5 用弧长1/6D且不小于300mm的弧形板测量与管内壁或外壁纵缝处形成的空隙,其间隙为0.1t+2,且不大于4;距管端200mm纵缝处的间隙不大于2 注:t为壁厚,单位为mm。
③管节管头焊接前应先修口、清根。管端端面坡口角度、钝边、间隙应符合表1-3的规定。不允许在对口间隙加帮条或加热法缩小间隙施焊。 ④对口时应使内壁齐平,当采用300mm的直尺在接口内壁周围顺序贴靠,错口的允许偏差应为0.2倍壁厚,且不得大于2mm ⑤对口时纵,环向焊接的位置符合下列规定:
a.纵向焊缝应放在管道中心垂直线上半圆的45°左右。
b.纵向焊缝错开,当管径小于600mm时错开的间距不得小于100mm当管经大于或等于600mm时,错开的间距不得小于300mm。
c.有加固环的钢管,加固环的对焊焊缝应与管节纵向焊缝,其间距不得小于100mm。
d.加固环距管节的环向焊缝不应小于50mm。 e.环向焊缝距支架净距离不应小于100mm。 f.直管管段两部分环向焊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 g.管道任何位置不得有十字形焊接。
表1-3 电弧焊管端修口各部分尺寸
维修形式 图示 壁厚δ/mm 4~9 1.5~3.0 1.0~1.5 间隙c/mm 钝边p/mm 坡口角度α(°) 60~70
(3)焊接质量检查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要进行焊前检查,焊接过程检查和焊后检查
1焊前检查主要是在焊接前对坡口质量、焊缝间隙、焊条质量以及焊接工艺
规范等进行全面检查;
2焊接过程检查主要是焊工操作过程的自检和专门检查;
3焊后检查有外观检查,X光拍片检查以及超声波探伤强度检查等。
3、PE管道安装
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外观检查,重点检查以下项目: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使用的级别的牌号、外观、长度、颜色、不圆度、外径及壁厚、生产日期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的连接采用热熔连接。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63mm的管道不得采用手工热熔连接,不同的(SDR)系列(外径与壁厚的比值)PE管不得采用热熔对接,PE管道与其他管道及附件的连接应采用法兰或钢塑转换件连接,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63mm的管道可采用热熔承插连接。 管道连接应采用专用连接工具,连接时严禁明火加热。管道连接宜采用同种牌号级别,压力等级相同的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不同牌号的管材、管件之间的连接应经过试验, 判定连接质量能得到保证后方可连接。 热熔连接工具的温度控制应精确, 加热面温度分布应均匀,
加热面结构应符合焊接工艺要求。热熔前、后应使用洁净棉布擦 净加热面上的污物。
热熔连接加热时间、加热温度的施加的压力以及保压、冷却时间,
应符合连接工具生产企业的聚乙烯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生产企业的规定。在保压、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
热熔对接连接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