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措施。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在前面几节课中,我们共同学习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新一章的内容——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提问】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可持续发展”是怎样定义的,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回答:可持续发展就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讲述】嗯,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三、讲授新课
【讲述】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区域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持续发展是基础,
1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哪些呢?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的?(回答:生态破环问题、环境污染等)
现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等,其中生态破环问题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湿地的开发不当等。因此,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读图】现在大家翻开课本第34页,一起来看图2-1-1,如果让你来描述图中的现象,你会怎样描述呢?大家思考一下,等一下我请同学来说一下。
【板书】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讲述】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植被稀少,地表土壤岩石裸露,坡面有明显的流水冲刷的痕迹,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大家一起回答(水土流失)。那么什么是水土流失呢?请一位同学说一下。(回答: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环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板书】水土流失的概念
【讲述】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环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区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都有水土流失发生,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现在我们就以黄土高原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
【读图】为什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那么严重呢?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现在大家带着这些问题,看课本第35页图2-1-2,观察一下黄土高原的东、南、西、北方的边界在哪里?它包括哪些省区?
【讲述】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位于黄河中上游,其地势为西北向东南倾斜。
【板图】
2
长城 乌鞘岭黄土高原 太行山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即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因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现在大家看课本第35-36页,分析一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一起讨论,然后总结一下你们的观点。
黄土的特性
【板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1、降水集中,多暴雨 2、土质疏松 3、植被
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地表裸露。其中黄土的特性是其特有的自然条件。黄土的特性主要是其颜色一般呈灰黄色,以粉沙颗粒为主;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易受侵蚀。
【提问】现在我们结合第36页图2-1-4,思考一下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这些特征对水土流失有何影响?
【讲述】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特点为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高原降水偏少, 但由于处在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带,冷锋活动剧烈,加上地面植被少,夏季利于热力对流,造成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而且年降水变率大,多水年和少水年相差了3~4倍甚至三四十倍,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3
秦岭 【讲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包括黄土的特性、气候、地质构造和植被等方面的原因。
【讲述】黄土高原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
【读图】现在让我们来阅读第36页的图2-1-5,一起来认识黄土高原的三种典型地貌:塬、梁、峁。比较一下它们的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讲述】图中三幅照片展示了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塬、梁、峁。黄土塬是黄土堆积的高原面,地面平坦,只有边缘才有明显的斜坡。梁和峁都属于地形破碎的丘陵地区,长条形的为梁,椭圆形或圆形的为峁。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土高原表面的土层性质有利于流水的侵蚀,而流水的侵蚀使黄土高原地表变得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对流水侵蚀非常有利。加上该地区历史上多地震,加剧了坡面破碎程度。
我们都知道植被覆盖比较好的地区,水土保持情况比较好。因为植被可以覆盖地表,截留降水,降低流速,分散流量,过滤淤泥,以及固定和改良土壤。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稀少,因此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读图】图2-1-6~8,这三张照片揭示了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人为原因: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
【提问】观察了三张照片后,试想想,这些活动对环境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现在大家来讨论一下。
【讲述】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已经存在,但那时主要是降水、风、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所致。进入人类社会之后,人们生产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从而加速了水土流失的过程。植被稀少表面看来是自然条件,实际上隐含着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等行为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在流水的冲刷作用下,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板书】 开垦陡坡
毁坏树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和采樵
滥用土地
【提问】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那么水土流失都有哪些危害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讲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全面的:山区、平原;干旱区、多雨区;农业生产、其它生产。这些都有水土流失的发生。
1、对山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淤积。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