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 和 。(2分) 13、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
(一)被压扁的沙子(节选)6分
①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③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④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4、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斯石英是原苏联科学家斯季绍夫在1961年发现的。 B.斯石英比沙子要重。 C.“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斯石英是沙子组成的。
D.第三段中“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中的“此”指的是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5 / 10
15、第四段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是( )2分 A.说明金刚石是由碳构成的。
B.说明金刚石的珍贵,变成碳太可惜了。
C.补充说明增温可以加速斯石英返回原始状态。
D.补充说明金刚石可以分解成碳,而斯石英只能分解成沙子。
16、第四段第一句中“如果”能不能换成“只要”?为什么?(2分) 答: 。
(二)捡来的手机(14分)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似乎猜到他的心思,我给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五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狠劲地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瘦瘦高高戴着眼睛的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
6 / 10
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这位叔叔,谢谢这位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17、 阅读选文,完成表格。(4分)
1 2 3 4 主要情节 捡到手机 谈论处置的方案 C 回顾还手机的事情 儿子的态度或感情 A B 心情很好 D
18、说说文章第⑤段中“语无伦次”的含义和作用。(4分) 19、联系文章说说第⑥段中“善良”和“不虚伪”所指的分别是什么? (4分)
20、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5分)
第部分 写作(40分)
四、写作(40分)
21、二选一(从以下两个作文题中选一个)
(1)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
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 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我与手机的爱恨情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卷面整洁,分段合理。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7 / 10
③不少于600字。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
1—5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B 2 C 3 D 4 C 5 A 6、如:《钢铁是怎样炼成》保尔不畏艰难,意志坚定,谱写人生传奇. 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3分)第7题满分为8分
7、(1)( D )
(2)①无意苦争春 ②但余钟磬音 ③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④落日故人情 ⑤自经丧乱少睡眠 ⑥寂寞沙洲冷 (3)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8、(5分)
①与(同“举”,选举 ) ②循( 追溯 ) ③亲( 以…..为亲) ④怒(鼓动翅膀 ) ⑤贼( 害人 )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35分)
三、文言文阅读与古诗鉴赏(12分) 9、( D )2分
10、翻译(4分)
①(大鹏)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②(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他仍在地下(的行为),但并非自己想私藏。
11、( C )2分
12、身上衣和口中食(2分)
8 /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