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五全册教学设计
目录
? 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 ? 第3课边城
? 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 ? 第5课滕王阁序 ? 第6课逍遥游 ? 第7课陈情表 ? 第8课咬文嚼字 ? 第9课说“木叶” ? 第10课谈中国诗 ? 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 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 ? 第13课宇宙的未来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了解施耐庵及《水浒》。 2.梳理小说情节,把握林冲形象。 3.分析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4.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转变,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深入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林冲思想性格的把握。 【教学课时】一课时(梳理小说情节) 【教学过程】
一、启发交流,激发兴趣
课前播放《好汉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我先要考考大家,对《水浒传》的了解怎么样。《水浒传》中一共写了多少位梁山好汉?他们每人有一个绰号,你知道哪一些?屏幕上显示的人物你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屏幕显示)宋江、吴用、李逵、武松等的头像和绰号让学生猜他们的名字。最后出现林冲。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群星璀璨,众英雄中单表一个——豹子头林冲。请大家打开课文,一起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高尔基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这正可用于本文。现在谁先来说说
1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教学设计
这篇小说的情节?
提示:本文的情节,按照出场顺序,以林冲的活动串起这篇文章。文章最先安排林冲出场,巧遇小二夫妇;然后是陆虞候出场,林冲买刀寻敌;寻敌未果后,林冲被派守草料场;然后是两方面人物登场,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巧遇小二(沧州遇旧)——买刀寻敌(买刀寻仇)——守草料场(接管草场)——雪地复仇(杀仇上山)(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准确、顺畅、简练)
本课情节特点:
1.一波三折。情节要点可概括为:沧州遇旧、酒店密谋、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夜宿山神庙、庙里偷听、雪夜杀敌。沧州遇旧是情节发展的开始,又为后面的故事做好了铺垫。买刀寻敌是情节的发展,愤怒的情绪,使矛盾冲突顿时紧张。但作者故意顿一笔,盘马弯弓,引而不发。陆谦等人在酒店一闪就不见了。矛盾的浪头起而又伏,于暗中蓄积力量。看管草料场,作者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描写林冲雪夜向火、老军留赠酒葫芦、草料场风吹屋顶、古庙求神等生活细节,琐琐碎碎、平淡轻松。最后,草料场被陆谦等人放火烧着了,此一干人又将陷害林冲的狠毒阴谋在山神庙前和盘托出,林冲心头的一切疑团豁然开朗。“泼贼那里去”,一声怒吼,林冲终于转变了立场,抛弃了幻想,手刃了仇敌。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林冲英勇的反抗性格,得到充分展现。一系列情节展开充分,使得本文的情节发展跌宕起伏、波澜不断,演绎出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紧张、平缓、再发展、高潮的过程。
2.伏笔照应。指后边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前边要有伏笔,前边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后边要有交代,有照应。如,文章开头叙述林冲发配到沧州,遇到开酒店的李小二。作者写到:“(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这里写李小二昔日在东京受林冲看顾,今日对林冲以礼相待,是为他们夫妻听到陆谦等人谈话后向林冲通风报信预先埋下伏笔,并不是为了写他们二人的关系有多么亲密。
又如,林冲刚到草料场时,看到崩坏的草屋,于是打算等雪停后,到城中找泥水匠修理。这就为打酒回来大雪压倒草屋预先埋下伏笔。打酒去的路上看见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则为草屋被雪压倒后,林冲到此过夜预先设下伏笔。草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作者将这个细节写得如此细腻,为后文草料场失火无由,必定有人纵火埋下伏笔。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搬来一块大石头顶住庙门,是为陆谦等人放火后,推不开庙门,在门口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