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无机推断题解题障碍的四个技巧
无机推断题是一种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运用为一体的综合性题目。这种题型以常见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为载体,以方框图或其他简明符号给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综合能力。近几年来,无机推断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不少同学在解这种题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里我将以一道推断题的解题过程集中介绍突破无机推断题常用的四个解题技巧。 【例题】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
(资料: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Ca2+、A13+、Fe3+完全沉淀的pH:Ca(OH)2:pH≥13;A1(OH)3:pH≥5.5;Fe(OH)3:pH≥4.1)
试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
(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⑧用A试剂生成血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6)猜测步骤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从无到有——教你如何进行资料分析
这样一条实验流程型的无机推断题经常会提供一些资料卡。资料中出现的内容是在解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这些知识在教科书上没有介绍过,但是基本原理并不复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自学掌握。其中经常包含一些重要的解题信息。
本题给出的资料分为两部分,“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是对问题(2)给出的信息,便于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判断[(NH4)2C2O4]和[CaC2O4]均应以化学式出现;而另一部分信息“Ca2+、A13+、Fe3+完全沉淀的pH:Ca(OH)2:pH≥13;A1(OH)3:pH≥5.5;Fe(OH)3:pH≥4.1”则是本题的突破口。
看到这个信息,到框图中寻找调节pH值的操作流程——④⑨,梳理实验是如何将三种金属离子分离开来的。④将pH值调节至6~7,此时铝离子和铁离子均已沉淀完全,而钙离子未沉淀完全,故沉淀C的成份是A1(OH)3和Fe(OH)3,滤液中有钙离子。⑨将pH值调节至4~5,此时铝离子没有沉淀而铁离子沉淀完全。这样这条题目的突破口就已经分析好了,解题思路基本有了眉目。
资料卡在推断题中出现的越来越普遍,要想解决利用好资料是有基本的思考模式的,这里推荐一种资料的“集注式”解题模式1。所谓“集注式”就是在设问与资料之间搭建桥梁的一种便捷方式。考生可以根据问题需要,将信息的关键词和既有知识进行有效的集中标注。这种操作模式既解决了大阅读量的耗时问题,又方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且具有可模仿性强的特点。
规范表达起作用的环节知识能力起作用的环节提高效率的环节
思考集注与问题的联系抓住关键词问什么
形成解题思路使用合理化学语言需要什么
查看信息与既有知识的结合注解信息和问题 直接作答或间接作答 集注式解题的基本范式 图2二、从零到整——教你如何逐个击破
无机推断题往往具有比较庞大的框图,同学们容易看的眼花缭乱,乱了解题的方寸。建议可以将大框图分成小块逐个击破。例如本题就可以分成这样的几块:
① ②
③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解题者将能突破的和不能突破的有效分离,减少思维混乱度;二是为了集中力量寻找解题突破口。
①中出现的是pH值的反复调节问题,查阅资料即可解决;②中使用了资料中提及的(NH4)2C2O4,而且生成了白色沉淀,由此推断沉淀有可能就是CaC2O4;③中将含有A1(OH)3和Fe(OH)3的沉淀用酸溶解后分成两份分别加试剂检验,主要考验同学能不能在不知道AB试剂是什么的情况下加以推断,这时可以从常见的能与铁或铝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溶液的物质中进行选择,推断解题结果。 1
《融合:高考试题的一种特征和策略》黄爱民著
相信经过这样的分块之后,解题变得清晰有条理,考场上这样做的话也会让考生镇定很多。本题是以实验步骤为基础的推断题,在物质转化类型的推断题中,这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也会对解题有很大帮助。下图中①~
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如何有效将庞大的
框图逐渐拆分从而分析出符号代表的物质呢?
分块没有固定的规则,要有自己的想法,原则上先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反应条件所存在的位置,分出一块,剩余的反应线路再依次分开。我们根据“碱石灰、浓硫酸、催化剂高温、过氧化钠、镁条点燃”几个条件可以把整块框图画分成Ⅰ→Ⅳ小块,如图所示:
在各块中我们可以找到特定的突破口:第Ⅰ块中是Na2O2,第Ⅱ块中是催化剂和高温的反应条件,第Ⅳ块中是镁条点燃这个反应。每个突破口都能得到一些答案,如与Na2O2反应的气体是CO2,由此估计②是CO2,④是O2;③与④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⑥和
的反应为
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可知⑥为NO,⑦为NO2,
为H2O,⑦与
再根据Ⅱ中重复出现了两次的⑥,
反应生成⑥和⑧,应该是3NO2+H2O=2HNO3+NO,由此
可知⑧为HNO3。由①加热得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气体混合物,可认为①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第Ⅲ块中,⑧与⑨反应,生成⑦、②和
,只有⑨是未知的,HNO3与什么物质反应能生成NO2,
CO2和H2O呢?⑨显然是碳。第Ⅳ块中,②与Mg条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⑨和⑩,可确定⑨为碳。当然,每个人思考的顺序不同,你也可以按Ⅰ、Ⅳ、Ⅱ、Ⅲ块的顺序思考。[来源:Zxxk.Com] 三、从熟到生——教你如何知识迁移
推断题非常考验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果不能熟练掌握书本知识并大胆进行联想的话,
就很难占领解题的制高点。本题有两个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一是针对A试剂和B试剂的用途。A试剂加入溶液1后出现了红色溶液,首先回忆高中学习过的红色溶液:溴水(橙色)、液溴(红棕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硫氰化铁溶液(血红色)、氢氧化铁胶体(红褐色)。其中只有硫氰化钾溶液符合血红色的颜色特征。但是B试剂的玫瑰红我们却没有学习过。在分析⑨步骤的pH值发现,与B试剂发生反应的应该是铝离子,由此推断B试剂类似于硫氰化钾溶液是一种可以使铝离子呈现出玫瑰红色的试剂。
还有一个知识迁移点是考查书写陌生离子反应方程式。根据我们学过的碳酸钠和钙离子溶液的反应方程式Ca2++CO32- = CaCO3↓,我们很容易将该方程式错误的写成Ca2++C2O42- = CaC2O4↓。这就要求我们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有深刻的认识并结合资料中描述(NH4)2C2O4是弱电解质这一信息写出正确的答案:Ca2++(NH4)2C2O4 = CaC2O4↓+2NH4+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同学们不要自己拼凑以前不曾见过、资料里不曾介绍、书上没有出现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做推断题要脚踏实地,出题人不会将毫无知识基础的问题放到你面前,所以我们要在熟悉的和比较熟悉的物质中选,要从自己熟悉的原理开始推断,不断地缩小范围、接近答案。由此我们得到启示,要解决无机推断题的解题障碍,就要熟练掌握重要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典型反应,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做到知识存储有序,便于迅速准确提取。
当然,为了更有效的突破推断题,有些知识的总结是必须的。 【备注】重要的知识总结
①常见固体、液体、气体、溶液的颜色:如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红棕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液体或溶液:Fe(浅绿色)Fe(黄色)Cu(蓝色)、MnO4(紫红色)、Fe(SCN)3(血红色)、Br2(红棕色);固体:黑色(CuO、MnO2、FeO、Fe3O4、CuS);Cu2O(红色)、Fe2O3(红棕色)、Cu(OH)2(蓝色)、CuCl2(固体棕黄色,溶液蓝色)、Fe(OH)3(红褐色)、CuSO4·5H2O(蓝色)、Na2O2(淡黄色);BaSO4、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
O2O2H2OA???B???C????D(酸或碱)经常出现
②掌握一些特别的连续变化关系,如
2+
-2+
3+
在推断题中,常联想到有这样几个可能:
O2O22ONH(气体)???NO???NO2?H???HNO33
O2O22OH2S(气体)???SO2???SO3?H???H2SO4O2O22OC(固体)???CO???CO2?H???H2CO3O2O22ONa(固体)???Na2O???Na2O2?H???NaOH
③能与强酸或强碱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NH4)2CO3或NH4HCO3 ;(NH4)2S或NH4HS;(NH4)2SO3、NH4HSO3;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物质:铝、硅、氧化铝等。 ④特殊的反应条件:放电、光照、催化剂、高温高压等。
⑤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主要反应:工业制漂白粉、工业合成氨、氨的催化氧化、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制镁和铝、工业制玻璃、工业制硫酸、工业制粗硅等。 四、从粗到细——教你如何精确答题
在整个题目假设全部提出后,我最后要做的就是将所有假设带入到框图中去验证其正确性,然后就可以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了。但是很多同学在作出全部正确的假设后,还是不能拿到整条题目的满分。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突破最后的障碍:①注意化学用语使用准确性。如问物质名称不可以用化学式作答,问离子反应方程式不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作答,问操作步骤不可以用实验现象作答,问微粒数不可以用物质的量作答等。②注意语言简练。过于繁琐的语言往往无法清晰表达你对知识的理解,要将重要的步骤和原理简单突出的表现出来。③避免错别字的出现。注意化学仪器、实验操作、物质名称等固有化学词汇中出现错别字在阅卷中是扣分的。
到这里我们就顺利的完成了这道推断题的解题工作,答案如下: (1)使茶叶灰分中的钙、铁、铝等难溶化合物转化成可溶性氯化物
使Ca2+、Al3+、Fe3+浸出(或使Ca2+、Al3+、Fe3+溶解) (2)Ca2++(NH4)2C2O4 = CaC2O4↓+2NH4+ (3)Fe(OH)3、Al(OH)3 (4)Fe3++3SCN—
Fe(SCN)3
3+3+-(5)使Fe转化为Fe(OH)3沉淀,使之与铝元素分离。Fe+3OH=Fe(OH)3↓
Al3++3OH-=Al(OH)3↓ (6)检验Al3+(或铝元素)存在。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人活着,谁都会有烦恼,每天都有烦恼,最重要的是你不理会烦恼,烦恼自然就没有了!因此,朋友们,最好的活法,就只要记住这两句话: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想想自己还剩下多少天可以折腾,还有多少时间够你作践。你开心,这一天过了;不开心,一天也过了。想明白了,你就再也不会生气了。当你烦恼的时候,想想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活一天就少一天,还有什么好烦恼的呢,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不缺谁,不少谁,对得起良心就好。当你忧伤的时候,想想生活就是一场路过,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带不来一丝尘土,带不走半片云彩。什么功名利禄,什么人情往份,啥你都带不走,想明白了,还有什么好难过的?当你不满的时候,想想和富人比,我们活着知足就是幸福。和病人比,我们活着健康就是幸福。和死人比,我们还活着就是幸福。人这辈子想活好,心要简单,人要糊涂。当你生气的时候,想想是否有必要为不值得的人生气?有必要为不值得的事闹心?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养老,好好花钱就可以了。你好好的,家人好好的,一切也就好好的了!当你计较的时候,想想人在世间走,本是一场空,何必处处计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