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中国化文献综述
班级:教1141学前本 姓名:文艳 学号:2011412031 布置作业的时间:2013年11月
我在学校图书馆页面登陆中国知网,以蒙台梭利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找到了1020条结果,其中80%的研究都与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中国化有关,如何把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运用到中国幼儿教育的实践中,这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也是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所以我选择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中国化来进行文献综述,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共参考了18篇文章,其中,中国学术期刊6篇,中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篇,文献综述如下:
关于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中国化文献综述
摘要:20世纪初蒙台梭利创立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传入中国,中国兴起了许多幼儿研究机构和幼儿教育机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现在,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处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中国化阶段,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并结合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具体情况,把它真正地融入到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中。
关键词:蒙台梭利 幼儿教育 中国化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1907年她在罗马建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通过研究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幼儿教育的具体情况,我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中国化有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观 (-)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即是心理胚胎的发展、肉体化的过程、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吸收性心理的作用。蒙台梭利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成了批判当时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号召重视自我发展的基础。当时,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关于孩子的观点,即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向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正是当时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点导致了成人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
度去评价幼儿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和歪曲,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 (二)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幼儿有某种心理倾向性,从而使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刻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掌握活动,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便会消失而且不再出现。蒙台梭利对敏感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指出了一些心理现象发展的的敏感期。 (三)重视儿童的活动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而天赋能力又是如何得以表现的呢?蒙台梭利认为天赋能力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由此,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所谓的工作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在蒙台梭利所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活动。在她看来,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得到表现和满足,同时,儿童的心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中国化在中国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重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经济效应,忽视了其内在价值。 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传入中国,中国兴起了许多幼儿研究机构和幼儿教育机构,有些幼儿研究机构和幼儿教育机构没有明白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中国化的真正目的和内涵,把它作为实现经济效益的途径,过分重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经济效应,忽视了其内在价值。 (二)只重视蒙台梭利教育的形式而忽视其精髓
在中国,许多幼儿园简单地认为开展蒙氏教育就是把那些蒙氏教具放到教室里,让儿童自由摆弄,忽视了蒙氏教育的精髓,事实上,蒙台梭利教育课程的核心是观察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缺乏真正领会蒙氏教育精髓的教师
我国虽然开办了许多蒙氏幼儿园,可是真正接受过专业幼儿师范教育的教师并未在幼儿园普及,接受过蒙台梭利幼儿师范教育的教师更是屈指可数。
(四)中国的蒙氏教育并未真正结合国情
外来与本土,从教育内容和班级组织形式来看,蒙氏教育与我国本土传统教育模式也有碰撞,找到适当的切合点才能使两者之间的碰撞产生积极的影响。拿班级组织形式来说,一是教师面对的不再是同龄班上水平相对齐整的孩子,而是有着不同年龄特点和不同发展需求的孩子,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是家长对混龄编班这一有别于我国多年来传统班级的新形式,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这些由传统教育方式带来的挑战,蒙氏教育中国化实践必须充分考虑其与我国本土因素的磨合,自律与压抑,蒙台梭利纪律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模式俨然有别。
三、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中国化的建议 (一)广泛宣传合理引导蒙台梭利幼儿教育观
真正把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观的内涵和宗旨,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重视儿童的活动,让更多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