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郑元祥
四川省营山县济川一小(637700)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
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缺少关爱,行为上缺少管教,从而造成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学习差,成为问题学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师在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班主任教师的我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管理采取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
定的效果,与大家探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 一、留守儿童的共同现状: 1、性格缺陷和情感缺失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把自己关在狭小的自我生活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而作为监护人的祖辈通常是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留给孩子们的是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蛮横霸
道、心理逆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全发展过程的基础,依恋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安全、信任的基本态度,但留守儿童对父母依恋关系的正常发展过程被中断。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护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导致孩子对社会的安全感、信任感无法建立。 2、行为偏差和价值错位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想改变自己的状况有一种急切致富的心态,采取物资+放任的方式都是由祖父母或亲戚监护,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认可态度,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约束,使部分留守儿童紀律散漫,在家不听祖辈的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迟到、旷课、逃学、说谎等不良习惯。一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没读多少书,也能打工挣钱,把人生发展方向定格在打工赚钱上,热衷于吃喝玩乐、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错误思想,使孩子形成了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
3、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外出务工潮使农村许多孩子失去直接监护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祖辈老人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对孩子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的辅导,一旦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也无法对其释疑解难。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极速发展时期,对自身发展、学习压力、人际交
往的独立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烦恼与冲突,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些都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儿童种种心理疾病,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社交恐惧等。
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1、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
作为班主任切忌因为留守学生缺少监护,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差就歧视他们或放任不管,应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从细微之处做起,用心去爱护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所以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同时,教师要了解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经常与他们谈心,使自己成为留守儿童最信任的朋友!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感受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还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总之,教师要用充分自己的言行和集体的温暖去感化教育他们,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和对监护人的培训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的便利条件,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春节或农忙时,建议家长尽量回家与子女团圆,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平时,要求家长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一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经常通过电话联系,情感沟通了,孩子的幸福感增强了,家长也强烈地意识到养育孩子的责任,更自觉的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
每月召开一次家长(监护人)会,除了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重点培训监护人在家如何同孩子沟通,如何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如何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改变老人老式一打二骂三威胁和不管不问只管吃饱穿暖的管理方法,让他们尽可能地履行监护人的职责。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定期给生活费、零花钱,所以他们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部分学生缺乏对自己、对集体的责任感,读书好坏无所谓,因而教师对他们进行责任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生活态度。有一部分学生不思进取,厌倦学习,逃避教育,缺乏学习目标和远大理想。教师应积极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明白自己最起码的事情就是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将来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我有时举
一些实例,说明即使是种田做农民、外出做民工也要掌握基本知识,而且知识越多得到的回报也越多。
其次,要培养学生对家庭和集体负责的态度。每个学生都是在家庭和集体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无时不在享受着父母老师的关心、教育和帮助,这些孩子只懂得享受和索取,不愿付出和奉献,他们在家庭和集体环境中往往表现出自私和懒惰。教师不仅要从正面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履行一份义务,还要经常与家长联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以此来教育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
总之,在对留守学生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教育和管理中,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领头羊责任是重大的,但只要施教有方,积极为他们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加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沟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就一定不会辜负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郑元祥:1399079639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