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
物理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帕
【答案】D 【解析】 【详解】
初中生体重约为50kg,则压力F?G?mg?50kg?10N/kg?500N,双脚面积约为400cm2,则S?400cm2=0.04m2,p?B.2500帕
C.5000帕
D.12500帕
F500N??12500Pa,故D正确。 2S0.04m2.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第 1 页 共 11 页
【答案】B 【解析】 【详解】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则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故A为月球绕地球旋转错误,C为公转轨道错误,D为彗星轨道错误,B为地球自转正确。 3.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其比热容为恒定值,与质量、温度、热量不成比例,公式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故D正确。 4.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Q得知( ) m?t
A.(1)(2)(3)
【答案】A 【解析】 【详解】
B.(1)(2)(4) C.(1)(3)(4) D.(2)(3)(4)
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在很久以前处于海洋中,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变为高山岩层,故(1)正确;峭壁的岩层发生断裂,说明其被拉扯开,距离变大,从而说明地壳在不断运动,故(2)正确;岩层发生弯曲,说明内部在不断运动,作用到外部,
第 2 页 共 11 页
也说明地壳在不断运动,故(3)正确;风蚀的岩石是由于风不断的吹,岩石与其摩擦,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与地壳运动无关,故(4)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 5.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 )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以水为参照物,则木桶是静止的,无需考虑水流速度,1h后距离为船行驶的距离,因为船速均为30km/h,则s?vt?30km/h?1h?30km,故B正确。 6.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答案】A 【解析】 【详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第 3 页 共 11 页
近视眼为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增强,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则甲为近视眼,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则需佩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远视眼为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则乙为远视眼,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则需佩戴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故A正确,BCD错误。
7.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乙图大 B.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甲图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甲乙两图,均将两个条形磁铁看做一个整体,整体的均放在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则总重力与桌面对其的支持力为平衡力,压力与支持力相等,则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故C正确。
8.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答案】C 【解析】 【详解】
因为有大气层的存在,日出时,大气层对光起折射作用,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就可以看见太阳的虚像,则若没有大气层,光沿直线传播,则会更晚看见太阳,人们看见的日出则会延迟;日落时正好相反,当有大气层时,大气层对光起折射作用,即使太阳落到地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第 4 页 共 1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