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机工程学课程 - 公交扶手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3:32: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立姿侧向手握距离和手臂平伸手握距离,以及车辆运行的平均时速等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涉及到伸手够东西的问题,如果采用高百分位的数据就不能适应小个子人,所以设计出发点应该基于适应小个子人,这样也同样能适应大个子人。

扶手的设计也应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扶手有顶盖扶手和侧窗扶手,其中顶盖扶手的高度在1700-1800mm,侧窗扶手的高度应1000-1700mm。然而根据人体身高的不同应该有所调整。北方的人身材较高,而南方的人身材较矮,因此,为北方设计的车扶手的高度应比为南方设计的车的扶手高一点。吊环的高度应1000-1700mm,吊环的设计应符合手形,这样长时间会减小手的疲劳度。扶手的空间>70mm;吊环的距离也应>70mm。扶手的布置应符合GB 13094的规定。

三、人机工程设计计划表

四、市场调研

公交车扶手所存在问题

扶手作为公交车设计的一个重点之处,对于乘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公交车的扶手有两种:圆柱形的管状扶手和单个的一般呈三角式的吊环。

根据扶手的位置,又可分为上车扶手和车内扶手。上车扶手指的是乘客在上车过程中所要使用到的一种扶手,特别是对于一部分踏板比较高的公交车,上车扶手的重要性则更显得突出。车内扶手是供站立的乘客支撑在车加速,减速和转弯过程中由惯性引起的身体的失衡中保持身体的平衡所需要的支撑点。

实际中,我对工程学院123路公交车内部的扶手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其车内部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经过测量车内顶盖扶手的高度为1900mm,吊环的高度为1700mm,吊环之间的距离为600mm,如下图1

图一

其顶盖扶手的高度过高,而且吊环的高度也有1米7高,经测量

侧窗扶手到竖直的扶手有600mm,这样对于一些身材矮小的人以及小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够到扶手。而且车上的竖直扶手很少,只能让很少的人扶。虽然车上的吊环很多,这样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是吊环上端是不固定,车辆剧烈摇晃时人们会跟着摆动,并且吊环顶部的固定并不是很紧,这就存在了对乘客安全的隐患。

2.对于侧窗的扶手,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其被设置在窗户的中间,如果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乘客通过砸碎玻璃

逃生时,会受到侧窗扶手的阻挡,影响逃生的速度。如下图2所示

图 2

3.在车门旁竖直的扶手设计过于简单,如下图3所示

当人在上车或者下车时,尤其是老年人上车比较慢,车门扶手在车门关上时与人的距离会变大,但是如果车上人多,能扶到扶手的人却很少,这样会造成不安全事故。

改进的意见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结合人因工程的知识,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意见:

1.在公交车内应该适当多增加一些竖直的扶手,取消吊环或者减少其数量,将顶盖扶手的高度设置为1800mm,现在年轻人一般个头都在1米8左右,这样高的年青人可以抓顶盖扶手,个矮的人则可以扶竖直扶手。由于扶手都是固定的,可以减少来自车体的摆动。改进图如图4和图5:

搜索更多关于: 人机工程学课程 - 公交扶手 - 图文 的文档
人机工程学课程 - 公交扶手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v06c8nd3472h8v7smz5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