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中2020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9-14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动量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状态
C. 物体的冲量为零时,物体一定静止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动量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例如上抛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选项A错误,B正确; 物体的冲量为零时,物体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选项C错误;根据I=Ft可知冲量越大时,物体受力不一定越大,选项D错误;故选B. 2.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 玻尔推翻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并提出了半经典的量子化原子模型。 C.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和中子。 D.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发现了原子并非不可再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故A错误;玻尔在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半经典的量子化原子模型,选项B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C错误;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发现了原子并非不可再分,选项D正确。故选D.
3.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关于氢原子跃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冲量越大时,物体受力越大 B. 物体动量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
1
A. 一群处于量子数n=5激发态的氢原子,它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 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具有1.87 eV能量的光子后被电离 C. 用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仍处于基态 D.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动能增大,电势能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一群处于n=5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发出
种不同频率的
光。故A正确;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的能级为-1.51eV,它吸收具有1.87eV>1.51eV能量的光子后被电离。故B正确;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若吸收一个12eV的光子后的能量为:-13.6eV+12eV=-1.6eV.由于不存在该能级,所以用12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氢原子仍处于基态。故C正确;氢原子中的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轨道半径减小,该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根据正确的选项,故选D。
4.下列与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贯穿能力很强 B. 比结合能越小的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 C.
(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就变为
(钍234)
可知动能增大,故D错误。此题选择不
D. 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答案】C 【解析】
2
【详解】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射线,只有γ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贯穿能力很强,α射线速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电离能力较强,穿透能力较弱,选项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选项B错误;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则电荷数为90,质量数为234,变为钍234,故C正确。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质子,核反应方程为
,故D错误。故选C。
5.参考以下几个示意图,关于这些实验或者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核反应堆中控制棒插入,则多吸收中子让反应减弱
B. 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C. 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D. D图中,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放出能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核反应堆,控制棒的作用可知,A图中核电反应堆示意图控制棒插入深一些,让它多吸中子,中子数减少,反应速率会慢一些,故A正确。B图中中间没有偏转的为γ粒子,电离能力最弱,而穿透能力最强,故B错误。C图中重核的裂变反应物中子在生成物中出现,反应可以继续,属于链式反应,故C正确。D图中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的过程属于聚变反应,是该反应的过程中要放出能量,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6.关于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气体的温度降低,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会减小 B. 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气体对其密闭容器的压强为零
C.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总压力
D. 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 【答案】D 【解析】
3
【详解】气体的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并非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会减小,选项A错误;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的碰撞产生的,与气体的重力无关,则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气体对其密闭容器的压强也不为零,选项B错误;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总压力,选项C错误;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选项D正确;故选D.
7.如图所示, a、 b、 c三个相同的小球, 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
b、 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B. 它们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 它们动量变化的大小相同 D. 它们的末动能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球b自由落体运动,球c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c两个球的运动时间相同,为t=
;
,得
球a受重力和支持力,合力为mgsinθ,加速度为gsinθ,根据t′=
;
所以t D.三小球下落过程只有重力做功,初动能不全相同,而重力做功相同,故根据动能定理,末动能不全相同,故D错误;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