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表格式教学设计 课题 动能 动能定理 课型 新课讲授 动能定理是本章教学重点,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动能定理是功能关系的重要体现,是推导机械能守恒的依据,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因此学好动能定理对每个学生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内容的 动能定理是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物理定理,但教材在推导这一定理时,由一个恒力做地位 功使物体的动能变化,得出力在一个过程中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然后逐步扩大几个力做功和变力做功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这个梯度是很大的,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动能定理,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寻找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哪些力做功相对应。 教学设计思课前导学──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分析)──探究功与动能的关系(推理、演绎)──路 验证功和能的关系──课堂巩固与反馈──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1.理解动能的概念,掌握动能的计算式。 知识与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技能 3.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处理数据的能力。 1.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过程与2.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1. 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演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 2. 通过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演绎推理,使学生从中领略到物理等自然学科中所蕴情感态含的严谨的逻辑关系,反映了自然界的真实美。 度与价3. 通过探究验证培养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值观 4. 用简单仪器验证复杂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不畏艰辛敢于进取的精神,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1.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演示实验的分析。 1.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2.会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前期教学状况、1.通过前几节的学习,了解了功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初步了解了功能关系 问题与2.对物体做的功与其动能的具体关系还不清楚,这就是本节重点解决的问题。 对策 教学方讲授、探究、讨论、练习 式 教学手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段 教学仪斜面、物块、刻度尺、打点计时器、铁架台、纸带 器 教学目标 教 学 准 备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验证动能定理 教学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巩固上节内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设问启发思考 提问:1.能的概念? 2.功和能的关系 3.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它就具有能量。 导入 习的动能的概念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新课 4.动能和什么因素有3.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 关,动能和做功的关系。(猜想) 1.多媒体演示:滑块A 探究从斜面滑下与物块B碰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动能撞。 1.让滑块A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把物块推得远,定性分析 和什2.实物演示: 对物块做功多。 么因3.结论:从功能关系定2.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时把物块 培养学生素有性分析得到:物体质量越推得远,对物块做功多。 分析试验现关 大,速度越大则动能越3.学生总结动能的相关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象的能力 大。 1.多媒体演示:赛车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过1.由于牵引力对赛车做正功,导致赛车的动能增大。 程,赛车动能变化的原 因? 2.定量分析:应用牛顿运 2.学生分组推导: 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 导 物理情景: 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 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 探 究 做 功 与 动 能 的 关 系 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推导过程: 段位移L,速度由Vl增大到V2,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F=ma W=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V22-V12=2aL 达式。 3.归纳: 力对物体做的功等, 3.文字语言表述结论: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化。 于这个物理量小结: 的变化,得到式子: 这个物理量的变很可能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由动能的定性表述,W= 这个 4.问题:动能是矢量还它应该是我们要寻找的动能的表达式。在物理学中就用是标量? 5.动能的单位是什么? 物理量表示物体的动能,用符号Ek表示。 6.动能是否具有相对性? Ek= 其中V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4.学生回答:标量 5.学生回答:和所有能量的单位一样,是焦耳(J) 6.学生回答:具有相对性,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通常没有说明的情况下都选取地面作为参考系。 小结: W= 可以改写成 W=Ek2-Ek1 Ek2为末动能、Ek1为初动能,Ek2-Ek1为动能的变化,说明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就是动能定理。 探 究 做 功 与 动 能 的 关 系 7.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7.学生回答:表示合力所做的功。 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 示什么意义? 8.学生回答: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通过推理、8.动能定理更为一般的 演绎培养探表述是什么? 9.学生回答:①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则物体的动能不发生变化。究兴趣 9.动能定理的含义。 ②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则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合 10.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外力所做的功。③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则物体动能减少,物体动能培养用数学说明 的减少量等于克服合外力所做的功。即:合外力做的功是动能变化的的方法解决 量度。 物理问题的11.如何求解合力做的功 10.学生活动: 能力 ①如果物体匀速下落,那么物体的动能没有发生变化,这时合力是零,所以合力做的功就是零。 定量探讨 ②例如,一架飞机在牵引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在跑道上加速运 动.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这个过程中是牵引力和阻力都做功,牵引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变化了多少。 11.学生活动:合力做功有两种求解方法,一种是先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W合=F合S另一种方法是先求各个力做功,然后求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W合=W1+W2+...+Wn 引导学生验证动能定学生提出设计方案(分组讨论),动手操作。 理:利用打点计时器打 原理:Vn=(Sn+Sn+1)/2T 的纸带。(自由落体) 下落高末速度重力的功动能变化mgh原理:由于物体只受重度(h) (v) (mgh) () 力所以只有重力做功,验证 而且重力做正功导致物 动能 体的动能增加(初动能定理 为零) 允许的范围内,重力做的功与动能变化相等。 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与数据处理: 重要环节 培养合作精 神 结论:在误差用简单仪器验证复杂规律 Ek=WG=mgh 巩固本节基本知识、对比两种动力学方法优缺点、学会动能定理的应用。 自然界的奇妙、和谐统一。 1.投影例题①: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5.0Xl03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5.3X102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1. 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飞机重力的0.02倍.求 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教师分析并总结:动能课堂定理解题关键是对物体巩固 进行受力分析,目的是求合力做的功。 2.动能定理与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比较,动能定理的优点是 3.动能定理解题步骤 学生思考:提供解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