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投影例题②: 一辆质量为m,速度为v0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于水平地面滑行了距离L后停下来,试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归纳:合外力对飞机做正功,使飞机动能增加。 2.学生总结: 生1: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 生2:动能定理能够解决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而牛顿运动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非常困难. 3.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过程,找出初末状态的速度情况. 2.要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各个力的做功大小及正负情况. 3.明确初末状态的动能. 4.由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4.学生思考:提供解法 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解:汽车的初动能、末动能分别为,应用动能定理有 和0,阻力做的功为 由此解出 汽车在这段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是 归纳:合外力对汽车做负功,使汽车动能减少。 动能定理的应用当然是这一节课的一个关键,这节课不可能让学生一下子就能够掌握应用这个定理解决问题的全部方法,而应该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而这个最基本分析方法的形成可以根据例题来逐步让学生自己体会,这两个例题不难,但是很有代表性,分两种情况从不同角度分析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一次是合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加;一次是合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动能减少.可以在这两个题目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增加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以供水平较高的学生选用.但是这节课的主流还是以基础为主,不能本末倒置. 3.1 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动能 课堂 小结 1.推导过程: F=ma W=V22-V12=2aL , 2.动能表达式:Ek=板 书 设 计 3.动能的单位和标矢性:① 单位:焦耳(J) ② 标量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公式: W合= Ek=3.总功的求法:① W合=F合S ② W合=W1+W2+...+Wn 4.理解:① W合=0 动能不变 ② W合>o 动能增加 ③ W合<0 动能减少 5. 例题分析: 6.应用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课堂 本节课的难点是动能定理的推导及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自己动手推导动反思 能定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动能定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两道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方法,并真正理解动能定理的内涵。 作业 课后练习 第2、3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