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光能寿县安丰镇100MWp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C0i—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2)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见表4 表4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m3 污染物 SO2 NO2 PM10 小时浓度 浓度范围 0.014~0.024 0.017~0.026 / 超标率(%) 0 0 / 日均浓度 浓度范围 0.014~0.017 0.017~0.020 0.067~0.092 超标率(%) 0 0 0 由表4可知,评价区域内监测点的监测值单因子浓度均未超标,表明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地表水现状委托六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5年4月9日~10日对东淝河各断面及项目区鱼塘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 1、监测断面 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重点针对区域的主要地表水体,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分别在东淝河及项目区鱼塘布设3个监测断面,以了解区域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水质现状监测断面布设见表5所示。 表5 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一览表 序号 Ⅰ Ⅱ Ⅲ 监测水体 项目地池塘 东淝河 监测断面 项目地养鱼池塘水体 项目地东淝河上游500m 项目地东淝河下游500m 备注 / / / 2、监测因子 pH、SS、COD、BOD5、NH3-N五项指标。 3、监测时间和频次 监测时间为2015年4月9日-10日,每个监测点采1个混合样。 4、采样及分析方法 水质采样执行《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2009)、《水质 采样技 15
信义光能寿县安丰镇100MWp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术指导》(HJ494-2009)、《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 5、监测结果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见表6。 表6 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 监测断面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4.10 4. 9 监测时间 pH COD 7.96 7.85 7.63 7.94 7.68 7.62 27 18 15 26 19 16 监 测 结 果 氨氮 BOD5 SS 0.223 0.431 0.296 0.264 0.378 0.243 2.2 2.0L 2.0L 2.2 2.4 2.0L 27 18 17 29 19 18 6、现状评价 (1)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标准指数法评价地表水水质现状,按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所给模式进行计算: 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Si,j?pH的标准指数: ci,jcs,i SpH,j?7.0?pHj7.0?pHsd pHj≤7.0 SpH,j? pHj?7.0pHsu?7.0 pHj>7.0 式中:Si,j——单项水质参数I在j点的标准指数; ci,j——污染物i在j点的浓度值,mg/L; cs,i——水质参数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 SpH,j——pH在j点的标准指数; pHj——pH在j点的监测值; 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16
信义光能寿县安丰镇100MWp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评价标准 水质现状评价标准中东淝河、鱼塘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详见表7。 表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水质因子 GB3838-2002 Ⅲ类 pH 6~9 COD ?20 BOD5 ?4 氨氮 ?1.0 (3)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监测数据及计算公式,统计出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汇总见表8。 表8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一览表 监测断面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4.10 4. 9 监测时间 pH 0.48 0.43 0.32 0.47 0.34 0.31 1.35 0.9 0.75 1.3 0.95 0.8 评价指数 COD 氨氮 0.223 0.431 0.296 0.264 0.378 0.243 BOD5 0.55 0.25 0.25 0.55 0.6 0.25 注:低于检测限的结果按检测限值的一半计 评价结果表明,东淝河各监测断面处各水质指标污染指数均<1,监测期间,东淝河的水环境质量较好,各断面监测结果均可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项目区的鱼塘除COD外,其他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COD超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鱼塘人工投喂鱼类饲料引起的。 三、区域声环境质量 1、监测布点 本次监测共布设4个噪声监测点,分别布设在项目区域边界外1m处。 2、监测时段与频率 监测1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监测时间为2015年4月9日,统计连续等效A
17
信义光能寿县安丰镇100MWp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声级。 3、监测方法 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声部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3096-2008)进行。测试前用AWA6218B型声校准器进行了校准。监测的传声器高于地面1.2m,测量均在无雨天气进行,风力2~3级,符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4、监测结果 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详见表9。 表9 声环境现状评价结果 监测 点号 1# 2# 3# 4# 测点位置 东厂界布设1个监测点 南厂界布设1个监测点 西厂界布设1个监测点 北厂界布设1个监测点 监测结果 昼间 夜间 38.2 36.0 37.7 35.8 39.5 36.6 37.6 35.5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场界声环境现状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因此,本项目区域整体的声环境质量良好。 四、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域原为安丰镇东大圩渔场,部分滩涂被当地农民围垦用来种植小麦等农作物,剩余水面主要用作养鱼塘和种植莲藕。拟建项目实施后,在光伏组件下地块全部恢复成鱼塘,主要采取自然放养,养殖水面约2700亩。 2、项目区的植被类型及动物资源 地块内目前主要植被类型为人工种植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及野生杂草,无原生植被。常见的草本植物主要有:龙葵、狗牙根、枸骨、荠菜、婆婆纳、野艾蒿、狗尾草、小飞蓬、芦苇、空心莲子草等。评价区内由于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的原始生境已不存在,除人工养殖的各类鱼类,项目区域大型野生动物已很难见到,据调查,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常见的动物物种有:中华蟾蜍、褐家鼠、小家鼠、等。 项目区域现状及周边环境概况见图1。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