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第29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还记得这幅画吗?你能简单的来介绍一下这幅画吗?前几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著名画家米勒的这幅油画作品,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作者也像我们一样欣赏了这幅世界名画,并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描写描绘了画面内容,使我们也学会了欣赏名画,课文的题目是《拾穗》。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课文,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 二、回顾课文,指导写作方法: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自由朗读,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动作、神态)
2、指名学生说。板书。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了什么?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在抓住动作、神态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描写之前需要怎么样?(仔细观察)板书。
3、小结: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刻画,就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板书)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语言、心理活动)我们应该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具体生动。
4、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
5、这句话中描写的内容能够从画面上全部观察的到吗?(不是)这是作者的(联想、想象)还有哪些句子是作者的联想?
6、小结: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苦,所以,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它会使你的文章真实感人。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个小练笔的练习。 三、创设情景、指导练笔:
1、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说说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3、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四、交流、评议: 1、小组交流。
2、指名读,说说好在哪?
3、从文章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动作 具体生动 仔细观察 神态
合理联想 真实感人 课后记:
课题:第四单元《语文天地》 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
1、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学写摘录笔记。 2、学生有感情的读诗。
3、指导学生练习口语交际。
教学重、难点
1、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学写摘录笔记。 2、自读课文的理解。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30课时)
一 、导入
三年级时,我们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但只这样还不够,本学期,
我们还要进行摘抄的练习,而且还要学会摘抄优美的句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板书] 写摘录笔记
二、 讨论班级每学期进行几次摘录笔记的交流。 三、 提醒学生注意:
在课外阅读中作摘录笔记要把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写下来,以备查阅。 四、 出示活页卡
1 问:上面摘录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摘录这些词句? 2 齐读摘录的词句
3 指读里面的句子,请查资料的学生讲讲这几句话的意思。 五、 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中,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六、读一读
1 自由读一读。
2 教师简单介绍谚语、古诗文的意思。 3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背诵。 七、师小结。 课后记:
第二课时(第31课时)
一 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它的童年时
光中去看看她的收获。[板书]柚子树下
二 自读课文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 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
三 交流自读情况
四 在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思考题:
1 再读课文第三部分,划出描写心理变化的句子。
2 说说我实在怎样的情况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划盆采菱?
3 在水塘里采菱时,发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此时,我又怎样的收获?
5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柚根子说什么?做什么?
五 齐读
六 小练笔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柚根子说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
写进去。
七 作业: 课后记:
第三课时(第32课时)
一 导入:
本单元的主题是收获,其实就是劳动,是对劳动和农民的尊敬。农民
伯伯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农民的诗。 [板书课题] 一个农民,在田边走着?? 二 自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 1 读准字音。
2 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 检查自学情况
1 指名朗读,注意正音
2 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品位其中的感情,体会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 写一篇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 作业: 课后记:
第四课时(第33课时)
一 、谈话导入
通过本单元《拾穗》、《一个农民,在田边走着??》我们知道农民的
普通、平反,但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们的生活与农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们。
二、小组交流课前采访或观察到的身边的农民。 三、全班开展交流。
教师要适时评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小练笔
说说农民与我们的关系。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课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