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七版 诊断学复习重点 陈文斌主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6:29: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3、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

三、诊断判断

血液检验

1、贫血患者红细胞减少与血红蛋白减少程度都是一致的。(×) 2、球形红细胞是一种体积小、含血红蛋白少的红细胞。(×)

3、急性大出血时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会迅速减低。(×) 4、脾破裂、宫外孕等大出血,血液中白细胞会迅速明显升高。(×) 5、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常显著减少。(×) 6、高球蛋白血症时,红细胞呈缗钱状形成。(√) 7、点彩红细胞增多可见于铅中毒。(√) 8、红细胞沉降率是特异性很强的实验。(×) 9、肿瘤患者血沉明显增快。(×) 粪便检查

1、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表明有消化道出血。(√)

2、粪便标本采集务必新鲜,挑取脓血部分,多处取样。(√)

3、做隐血试验前三天应禁食肉类及含动物血的食物,禁服铁剂及VitB。(×) 4、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是否完全停止的最可靠的实验指标是粪便隐血试验。(√) 5、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主要的鉴别点是粪便的外观。(√) 尿常规

1、肾小管性蛋白尿系指肾小管损害后,异常分泌大量小分子量蛋白质所致。(×) 2、测定尿比重可粗略的反映肾小管稀释浓缩功能。(√) 3、脓尿和菌尿加热后其混浊消失。(×)

4、尿中出现大圆形上皮细胞常表示肾小管有病变。(×) 5、尿路结石患者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管型。(√) 6、正常人尿中不会出现蛋白。(×) 7、肾性糖尿时血糖正常,尿糖阳性。(√) 浆膜腔积液检查

1、胸水常规检查结果:无色透明,比重1.014,细胞数<100×106/L,粘蛋白定性试验阴性,表明是渗出液。(×)

2、血性积液可见于急性结核性胸、腹膜炎、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等。(√) 3、漏出液中细胞主要以中性粒细胞及间皮细胞为主,而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 4、结核性胸腔液多以淋巴细胞为主,在起病早期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一般检查

1、急性腹膜炎病人往往采取辗转体位。() 2、前臂屈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脂肪分布的个体差异不显著,为判断脂肪充实程度最方便和最适宜的部位,是评价发育状态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

3、黄染是皮肤呈黄色,主要见于黄疸,早期或轻微时出现于皮肤,较明显时始见于巩膜及软腭粘膜。()

4、蜘蛛痣多出现于面、颈、手背、上臂、腰部、前胸和肩部等处,女性比男性多见。() 5、采用腋测法时,由于患者明显偏瘦、病情危重或神志不清而不能将体温计夹紧,致使测量结果低于实际体温。()

6、斑疹、玫瑰疹、丘疹的共同特点是高出皮肤。() 7、正常成人体温在24h内一般相差不超过1℃。

9

肺部听诊

1、胸廓的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大于1/2时为扁平胸。(×)

2、湿啰音为呼吸音外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于呼气时或呼气终末较为明显。× 3、发生肺气肿时肺下界上移。(×)

4、支气管呼吸音的特点是吸气时间较呼气时间长。(×) 5、干啰音在吸气时最明显,湿啰音在呼气时最明显。 √

6、哨笛音的音调高,用力呼气时其音质常呈上升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

7、胸膜摩擦音咳嗽后消失。(×)

8、胸膜摩擦感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触及,且在呼气相末更易触到 × 心脏听诊

1、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为右心室增大的表现;如心尖搏动向左向下移位,则为左心室增大的表现。(√)

2、心尖区出现抬举性搏动,且心尖搏动范围也增大,为左室肥厚的体征。(√) 3、触诊感知的心尖搏动冲击胸壁的时间即心室收缩的开始,有助于确定第一心音。(√) 4、临床上凡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狭窄性和关闭不全病变。(×)

5、心包摩擦感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5肋间为主,以收缩期、前倾体位或吸气末更为明显。(×)

6、心包摩擦感是急性心包炎的重要体征,在急性心包炎的整个病期均可出现。(×) 7、右心室显著增大时,叩诊心界向左右两侧增大,同时有心脏顺钟向转位,因此向左增大显著,但不向下增大。(×)

8、正常人第三、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如听到第三心音、第四心音,多数属病理情况。(×)

9、第一心音的听诊特点为音调较低钝,强度较响,历时较长,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在心尖部最响。(√)

10、舒张早期奔马律是由于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以致心室舒张时,血液充盈引起室壁振动而产生,常提示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

11、一般认为,舒张期杂音和连续性杂音均为病理性/器质性杂音,而收缩期杂音则有器质性和功能性杂音两种可能。(√) 腹部检查

1、浅部触诊只能发现腹壁的紧张度、抵抗感、表浅的压痛、包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

2、正常成人的肝,一般在肋缘下触不到,瘦人在深呼吸时可于肋缘下触及肝下缘,但在1C.m以内,如超出上述标准,则提示肝肿大。(√)

3、下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病人,曲张的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均向下。(×) 4、中输尿管点:在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 5、肠鸣音达 10 次/分钟以上,称肠鸣音亢进。(×) 脊柱神经系统检查

1、大量关节积液时浮髌试验阳性。(√)

2、两膝并拢,两内踝分离为膝内翻,即X形腿。(×)

3、胸椎结核常使患者出现脊柱后凸,并有局部压痛或叩痛。(√) 4、Babinski征阳性时出现拇指及其他四趾跖屈。(×)

10

5、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见于锥体外系损害;而肌张力增高呈折刀样,见于锥体束损害。(√)

6、胸椎结核时,由于锥体被破坏,压缩,棘突明显向后突出,形成成角畸形。(√) 7、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由于下肢的深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所致。(×) 症状学1

1、健康人,突然患脑出血,近2天体温达40℃,一般退热效果差,发病原因肯定是颅内出血后继发细菌感染所引起。 ×

2、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发热,是由于组织坏死产物引起的感染性发热。(×) 3、体温39.5℃,24h内温差2.3℃,称间歇热。 ×

4、体温持续于39℃以上,已一周,24h内波动0.7℃,称驰张热。(×) 5、间歇热是指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交替出现。(×) 症状学2

1、支气管扩张时痰量较少,且排痰与体位有关。(×) 2.严重的肺结核患者,痰液放置后可分为三层。(×) 呼吸困难

1.判断呼吸困难客观表现应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异常变化。( √) 2.呼吸困难者不一定有发绀表现。(√ ) 3.呼吸困难患者呼吸频率均增加。(×)

4.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狭窄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 5.混合性呼吸困难的原因是由于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呼气性呼吸困难同时存在所致。(×) 症状学3

1.二尖瓣狭窄,当出现急性肺水肿时,常可咯大量新鲜血液,易窒息。 × 2.肺梗死患者常咯清稀、泡沫状血痰。(×) 呕血和咯血

1、有呕血一定是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一定有呕血 × 2、呕血病人立即化验血常规可以准确判断出血的程度。(×)

3、上消化道出血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便可出现柏油样便。(√) 4、呕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受胃酸作用,故呕吐物皆呈咖啡残渣样棕黑色。(×) 5、12指肠球部溃疡、炎症所致出血仅有黑便而无呕血 ×

6、因为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的高低。故上消化道出血时排出物为暗红色血便,或呈柏油样便。而下消化道出血时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便。 × 7、患者出现柏油样便,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力证据 × 黄疸

1、溶血性黄疸黄染较轻,皮肤常呈浅柠檬色 2、旁路胆红素约占总胆红素15-20%.

3、非结合胆红素分子量小,属水溶性,可从肾小球滤出

4、肝细胞性黄疸时,尿中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尿中尿胆原与粪便中粪胆素变化不定 5、梗阻性黄疸,血中胆酸盐增高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6、胆总管结石时,尿胆红素是明显增高的。 7、溶血性黄疸时,尿中可出现胆红素。 意识障碍

1 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常表现为错觉、幻觉和烦躁。(ⅹ)

2 患者意识丧失,不能唤醒,但生理反射存在,可诊为浅昏迷。(∨﹚ 3 轻度昏迷的特点是瞳孔对光反射迟钝。﹙Χ﹚

11

4 深度昏迷的特点是深浅反射均消失。﹙∨﹚ 5 昏睡的特点是答非所问。﹙∨﹚ 6 谵妄的特点是定向力丧失。﹙Χ﹚ 心电图

1.测量正向波形的高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下缘垂直测量到波的顶端。(√) 2.P-R间期应选择12个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 3、心电图走纸速度,国内一般为50mm/s。(×)

4.测量各段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5.心肌梗塞时,S-T段呈弓背向下型抬高。(×) 6、确诊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是ST段抬高弓背向上。(√ )

7、正常S-T段为一等电位线或轻微偏移,但在任何导联下移不应>0.05mv。(√) 8、凡出现病理性Q波,即可诊断心肌梗塞 。(√ ) 9、T波在正常情况下的方向多与QRS主波的方向一致。(√) 10、心房纤颤者的心电图可无F波。( √)

11、心电图纸上的横坐标表示电压,纵坐标表示时间。(×) 12、P-R间期是指从P波结束到QRS波的开始。(×) 13、异常的Q波即为V1、V2导联的QS波。()

14、若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细小不规则的“f”波,R-R间期绝对不整,心房率约为480次/分,心室率为90次/分。心电图诊断为:心房扑动。 ×

15、女,63岁。眩晕3年。心电图特点:P Ⅱ导联直立,aVR倒置。P-P间期规律,R-R间期亦匀齐,形态呈室上性。P波与QRS波无关,房率80次/分,室率48次/分。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16、若Ⅰ、Ⅲ导联QRS主波方向均向上,则表示心电轴正常。(√)

17、心电图上未发现P波,QRS波群形态同窦性心律,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可考虑为心房颤动。(√)

18、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心室除极的正常进行。 ×

19、心电图示P-R间期恒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可诊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四、选择题 绪论

1.主诉的含义是(C)

A.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看病时间 B.指病人的主要症状及其起病时间

C.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 D.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发作频率 E.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严重程度 2.病史的核心是(C) A.既往史 B.主诉 C.现病史 D.家族史 E.系统回顾

3.现病史是指(B)

A.疾病的原因和诱因

B.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

12

搜索更多关于: 第七版 诊断学复习重点 陈文斌主编 的文档
第七版 诊断学复习重点 陈文斌主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w4ym7ikeb8c83h0eor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