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考 文 献
[1]中国文学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褚斌杰.《诗经》与楚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褚斌杰.诗经选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4]余冠英,韦凤娟.诗经与楚辞精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5]夏传才.诗经讲座[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傅斯年.诗经讲义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李元江.诗经的女性之歌[D].江西师范大学,2008. [8]陈文月.诗经弃妇诗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9]吴从祥.唐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6 [10]李贝贝.诗经思妇诗和弃妇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11]高晓玲.试析《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美[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6):15-17.
[12]王红梅.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24-26.
[13]姚明亮.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99-102.
[14]王华英,谢东华.红粉长歌-试论诗经妇女形象塑造及其后世社会影响[J].作家,2009(6):105-106.
[15]何莉丽.自然纯朴 秀外慧中-《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新西部,2009(14):122,119.
[16]张晶晶.《诗经》中婚姻爱情诗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西安社会科学,2009(9):139-141.
[17]吴广义.《诗经》爱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J].阴山学刊,1995(2):18-22.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