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9:37: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题: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孩子们今天今天好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他们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生:想)他们想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谁能告诉他们?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 学生列式,师板书

(二)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出示准备题:

(1) 27+73 73+27 (2) 37+58 58+37

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出示例1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师:和前面的两个例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既然和不变,每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让学生举例,

如35+20 =20+35等等让学生多说 同桌互说

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

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 (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 为什么这样列式?

(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

(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 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 5.小结: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 (三)应用成果,巩固新知

1.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 问:验算加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

2.“练一练”1,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练一练”

(1)分组完成。(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 (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

4、放录音、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

470+830=830+ 1013+214= 十 256+214= +256 十 367=367 + (1)将卡片470、880、1013、214、58、58发给六个同学。 (2)伴随音乐,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

(3)小结:这些算式都用等号连接,两边都有相同加数,那就意味着另一个加数也相同,我们并用了加法交换律。 (四)反思过程,学会学习

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 2.这一规律已有哪些运用?3.质疑:满足“和不变”这一要求,有没有其他可能? 如:37+73= + 在 中可以填哪些数据?

课题:加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0页 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 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 发现并概括加法结合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初步 学习用加法运算定 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也不知道知道李叔叔骑自行 车 旅行 情况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 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展示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 (不论那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 二 、探索规律 1、加法结合律。

(1) 三天 一共行多少千米?可以怎样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8+104+96 88+(104+96 )

=192+96 = 88+200 =288 =288

问: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

1.谈话 引入。

2.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 后汇报结果: 后两个数先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 ○ 88+(104+96) 怎么填? (2) 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秘密?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用符号表示。

( ◢+★)+●=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_____) (4)问:这里的a、b、c 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 、实践运用,深化知识

1.创设情景:课件展示主题图(教科书27页图显示小精灵的话: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让学生回想例2解决了什么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个星期的计划还剩下几天?然后课件展示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引出例3

2.尝试计算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你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全班汇报交流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练习五的第5、第7。

【板书设计】

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内容】P30/例3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w8ud5fzov76vac3ljxx41z4g1sgjh0184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