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文言文反馈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5 3:06: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反馈一 姓名_______

一、形近字组词。

弈( ) 俱( ) 援( ) 盂( ) 奕( ) 惧( ) 缓( ) 孟( )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 )( )(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 )( )( ) 三、选字填空。

诲 悔 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 )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 至 致 3.他离开后( )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 )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四、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话:

学习了《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两则 反馈二

一、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1.《学弈》中的“弈”是的意思。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学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例举生活中的人或事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

《学弈》选自四书之一《 》一书。你知道“四书五经”吗?“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指___

四、课内阅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两小儿辩日》你觉得文中的两小儿和孔子都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一)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③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未至⑤,道⑥渴而死。弃其杖⑦,化为邓林⑧。

注释:①逐走:竞跑,赛跑;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于:到。

④大泽:大湖。传说其大横纵千里,在雁门山山北。⑤至:到;⑥道:在半路上;⑦杖:手杖;⑩邓林:桃林。 1.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1)渴: 欲: 得饮: 欲: (2)弃其: 杖: 其: 2.结合注释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丧了命,这样做值吗?说说你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 )(2)破.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讲的成语是_________。 这个成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更多关于: 1文言文反馈课 的文档
1文言文反馈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wbku3z6rh7u3cm9b9nu86wqu5roxb0037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