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题
1.学生在学校上学时由于明显自身主观过错导致学校财产损害,应该赔偿的,由其家长代为赔偿。(√ )
2.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严格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法律义务和教师职业道德,严格禁止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 )
3.我国《教师法》将教师首次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 )
4.教师必须承载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所犯的错误对社会、公众、儿童所造成的影响远远较普通人严重。( )
5.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育人为本的一块试金石。 6.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
7.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
8.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 )
9.教育具有生产性。( )
10.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幻想是理想。( )
11.对于任性的学生应培养其自制性的意志品质。( )
12.某学生数学总是考不及格,他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不是学数学的料,这种归因属于内部稳定归因。( )
13.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14.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和自护自救教育。()
15.“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
16.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7.德育知行统一的原则就是要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
18.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 19.学校在适当的地点安装摄像头的行为没有侵犯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20.学校意外事故不是由违法行为引起,所以不具备法律责任的条件。() 21.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22.生产关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
23.某学生数学总是考不及格,他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不是学数学的料,这种归因属于内部稳定归因。( )
24. 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
25.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
26.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教书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宗旨,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 27.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 ) 2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人格具有独特性,( )
13
29. 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
30.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得到不断地充实、提高和完善。(× )
31.我国《教师法》对教师的身份定位是国家公务员。(× ) 32.学校对故意损害公物的学生,责令照价补偿,并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 )
33.学校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签订“免责协议”,来免除或减轻自己的法律责任。( )
34.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是榜样或示范作用。( ) 35.只有通过理想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36.某校做了随机问卷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仅占10%的学生回答“体会到”。这说明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 37.教育公平的理想追求实施是无差异的教育。( ) 38.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 39.利用监考或者从事考试工作之便,为考生作弊提供条件的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或者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
40.教师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辅导个别学生并获取适当的报酬。( ) 41.智育等于教学。( )
42.爱屋及乌反映的是情感的动力功能。( )
43. 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
44. 因为校长(园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园长)决定。( )
45. 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
46.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 ) 47.具有较高教学水平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 )
48.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教师,说明教育是万能的。( ) 49.实施美育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 50.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学工作。( )
14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教育行政执法具有执法主体多元性的特征。下列情况与执行机关对应正确的是(ABCD )
A. 对骚扰校园秩序情节严重,应依法予以行政拘留的必须由公安机关执行
B. 对招收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做童工,经教育仍不改正的,须做出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的必须由工商管理机关执行
C.对学校卫生工作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的评价必须由卫生部门做出
D.批准办学、发放教师资格证书等必须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或认定 2. 学生课堂违纪被老师赶出课堂,站在班级门外,下课后老师发现该同学已无踪影,后证实该生自行离校后在校外被人打伤住院了。下列对相关责任人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BCD )
A.依据我国《教育法》规定,该教师将学生赶出课堂是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该教师的行为对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该教师让学生在班级门外站立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该教师的行为对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依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教师和学校对学生保护和监管不够。该教师的行为对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该生存在擅自离校的问题。该生的行为对后果应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
3. 李某是一名教师,可以行使的权利有(ABD )
A.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C.责令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D.在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4. 爱国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爱国守法”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具体行为要求是(BDC )
A.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 B.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C.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D.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5. 班主任张老师以加强班级管理和严肃校纪班风为由,在班级制度中作出了如下规定:学生上课迟到一次罚款1元,旷课一次罚款2元,不按时完成作业罚款3元,损坏公物罚款10—200元,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罚款20—100元。班里的一些同学已相继向张老师缴纳了罚款。张老师的行为( ACD )
A.侵犯了学生的权益
B.发扬光大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 C. 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不得罚款
D.说明他依法执教的意识还较淡薄,必须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6.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负的赔偿应遵循( ACD ) A.根据责任大小,适当予以经济赔偿
B.如果学校有责任的,还须在可能的情况下解决户口、住房、就业等学生合理要求
15
C.如果学校没有责任,则不应当予以赔偿
D.学校无责任的,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7.学生M参加学校组织的大扫除活动,不慎跌倒,造成脸部擦伤。M的家长认为,如果不参加活动,可能会避免事故发生,因此,多次到学校找教师论理,要求赔偿。当校方没有满足其要求时,就开始漫骂教师、校长,并砸碎玻璃。下列各项分析中正确的是( ABCD ) A.学校没有违反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不宜活动的规定
B.受伤害学生的监护及相关人员无理取闹,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C.如果有条件,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学校可以适当给予学生经济补偿
D.学校有责任,因为事故发生在学校,M也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8.对申诉的处理,以下情况成立的是( ABCD )
A.如果学校、教师或其他教育机构的行为或处分决定符合法定权限或程序,适用法律规定正确,事实清楚,可以维持原来的处分决定和结果
B.如果处分决定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侵害申诉人合法权益,可以撤销处分决定或责令被申诉人限期改正
C.具体处分决定或具体行为决定的一部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或事实不清的,可责令退回原机关重新处理或部分撤销原决定
D.如果对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等进行申诉,学生对申诉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依法向法院起诉。
9.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ABD )
A.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B.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C.没有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D.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10.某校八年级学生王同学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王同学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王同学谈话,要其自动退学。王同学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于2002年5月20日,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赵老师的做法( AB )
A.是一种法制意识淡薄的表现 B.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C.维护了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合法权益 D.说明他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
11.对在教育教学期间发生的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进行调解,应当
邀请下列哪些人员参加(ABCD ) A.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B.学校代表
C.该学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D.有关部门和单位
12.某日上午第四节课,某小学一年级(1)班学生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做作业。教师在上课前曾到教室给该班学生布置作业,并让各小组组长维持纪律。7岁的M在写作业时,多次与同桌说话。M所在小组组长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