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学生学习了9、8、7、6加几的计算,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就列式计算而言,一点都不难。但是在观察的有序性和全面性方面,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不管是在探索新知的环节,还是在练习巩固的环节,我都利用课件直观演示来引导学生进行有序且全面的观察。
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本课的设计,试图用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尽量做到先让善于发言的学生说想法,教师再结合学生说的演示给所有学生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再学会用语言表述想法。在练习过程中,基础的练习,为了避免枯燥的书写,采用选一选的形式。在拓展练习中,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我想这样才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选择不同的信息解决同一个问题。体验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学过的8、7、6加几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选择不同的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选择正确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图意,并试着探索运用多种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1.课件。2.每四人小组各一张白纸,一支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
屏幕显示例4主题图:活泼可爱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戏。自然围成两圈左边(5只小白兔和3只小灰兔),右边(5只小白兔和2只小灰兔)。
2.解读信息
你们看到了什么呀?能用数学的话说一说吗?
同桌互说,指名反馈,最后要求学生把看到的连起来说一说。 3.确定问题,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真会观察。我们要招待好它们呀,就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兔子。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兔?(文字与声音同步)
指导学生一起读一读问题。怎么用算式表示呢?请小朋友们先想一想,然后把想到的算式写在本子上,等同桌也写好之后,互相说一说你的算式表示什么。
(1)独立书写在纸上,然后同桌交流。 (2)指名反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a.按群的:8+7=15;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啊?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看到了左边8只兔子,右边7只兔子。把他们合起来就有15只兔子。 师:明白了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b.按颜色的:10+5=15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有10只白兔,有5只灰兔,合起来是15只。 师:想法和他一样的举手。谁也想来说一说呢?
最后请说对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说一说。 4.小结。
A.尝试让学生总结,谁能把两种想法连起来都说一说啊? B.师小结
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在解决“一共有几只兔子”的时候,就能用两种方法解决。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如果他们还有大小,还可以按照大小来合计呢。刚才谁把两种方法都写出来了呀?请举手。你们真了不起。为奖励你们为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想请你们去参观动物园,你们愿意吗?
二.巩固深化 1.选一选
出示动物园门口停车场图,课件演示:停着8辆车子(其中大巴4辆,小轿车4辆),又开来了4辆车(2辆大巴,2辆小轿车)。
师:我们首先到达的是动物园门口的停车场。你们看到了什么呀?仔细看,接着又怎么样了?你们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啊?(出示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想到哪些算式呢?请你轻声地说一说你想到的算式。
出示选项:
(1)8-4=4(辆)(2)8+4=12(辆)(3)6+6=12(辆)
师:有一个小朋友想出了三种方法呢,可他不确定到底哪些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你们能不能帮他选一选啊?(生看算式)用手势表示,选1就伸出1个手指头,选2就伸出2个手指头,选择3就伸出3个手指头。学生思考后,用手势选择,指名反馈。
2.参观动物园
师:你们真棒。好,现在我要带你们进动物园参观,但在进入动物园之前,还有一个要求,能答应要求的才让你们进去。仔细听,进入动物园之后,要求四个人小组用数学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说)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板书:想)最后把能解决问题的所有算式都写在纸上(板书:写)。听明白了吗?(课件显示猴园图)
(1)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列式计算,把能解决同一个问题的多种算式都写在白纸上。
(2)小组活动。
(3)选取学生反馈。让组长说一说,这些算式表示什么,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 (4)强化认识。
让学生看着8+4=12(只)、9+3=12(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只猴”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师:你们真厉害,同样的问题,又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解决了这么多像一共有几只兔子,一共有几只猴这样的问题,而且都用了两种方法。你们都用到了什么知识啊?(数学知识,加法计算。)对,这节课我们就是学习用加法解决问题。(出示课题:用加法解决问题)看来学习数学很重要,因为它能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四、作业:
1、课本第107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1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用数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108-109页,练习二十第3-5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看卡片说得数
9+3 9+4 9+6 8+5 7+4 8+7 7+9 9+9 8+4 7+6 8+9 7+5 6+5 6+7 6+8 7+4 9+9 7+9 8+5 0+9 10+9
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4和6+5是怎么想的? 2、在()里填“+”或“—”。
9( )6=15 11( )1=10 7()5=12 15()3=12 7( )8=15 8()0=8 9()9=0 0()10=10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第3题
(1)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并派代表讲。 (3)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意思,列式计算。并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 2、练习二十第4题
(1)问:你们爱游泳吗?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2)会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数学游戏
找朋友,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作业:练习二十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 【教学反思】
第三节 5、4、3、2加几 第一课时 5、4、3、2加几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提高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智慧星。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口算: 师: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智慧小屋去做客,大家想去吗?(想)好,那出发吧。(出示小河)呀,一条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呢?(学生说办法)那赶快来算一算吧。
9+5= 9+3= 8+5= 8+3= 9+4= 9+2= 8+4= 7+5= 2、说说7+5的算法
师:哎?怎么跳出了一只青蛙呀,它想干嘛呀?(出示青蛙及话:你能说说7+5的算法吗?)(学生说说不同的算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我们终于过了河,见到了月亮姐姐,月亮姐姐也想考考大家呢,你们敢接受吗?(敢)
(1)出示5+7。
(2)学生独立计算后,说算法。(师板书) 2、小结:
师:这么多方法,可是有的算得快,有的算得慢,月亮姐姐想知道:哪种算法快呢?(出示问题)(生自由说)
3、教学例2
师:那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一算5+8 、4+8和3+9吧。(学生算,师板书快的算法)(注:让学生多说这种算法)
4、总结方法:
(1)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师画出4道算式:5+7、5+8 、4+8、3+9)这4道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数加大数。板书课题:5、4、3、2加几)
(2)再观察这4组算式,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3)师:恭喜大家找到了智慧小屋的金钥匙。
出示方法:计算小数加大数的算式,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变成大数加小数的的算式来进行计算,也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师读-生读-男读-女读-齐读最后一句话。
三、快乐游戏,巩固练习:
师:好,那我们赶快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智慧小屋的大门吧。(幻灯片出示:大门打开。)哇,智慧大门终于被我们打开了,看到了什么(出示智慧之星),想得到这些智慧之星吗?(想)那我们一起来说:努力!加油!
1、游戏一:看谁想得快。 出示做一做第2、3题。
9+5= 9+4= 8+3= 9+2= 5+9= 4+9= 3+8= 2+9= 2、游戏二:快来帮帮忙。 出示做一做第1题。 3、冲刺游戏:谁能得到智慧星。 4+7= 4+9= 3+9= 5+8=
出示练习二十一第2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