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三条平行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值分别为10V、20V、30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在三点所受的电场力不相等
B.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c D.粒子在三点所具有的动能大小关系为Ekb>Eka>Ekc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B.该质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 D.前2 s内的位移为8 m C.该质点在1 s末的速度大小为6 m/s 3.如图所示,A、B、C、D为半球形圆面上的四点,且AB与CD交于球心且相互垂直,E点为球的最低点,A点放置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B点放置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两点电场强度不同 B.沿CD连线移动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电场力始终做功 C.C点和E点电势相同 D.将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沿圆弧面从C点经E点移动到D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4.a、b、c是三个电荷量相同、质量不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初速度由同一点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其中b恰好沿着极板边缘飞出电场。粒子a、b、c在电场中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运动的时间相同 B.a的质量最大,c的质量最小 C.动量的增量相比,a的最小,b和c的一样大 D.动能的增量相比,c的最大,a和b的一样大 5.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固定斜面顶端A以某一速度水平向右抛出,恰好落到斜面底端 B。若初速度不变,对小球施加不为零的水平方向的恒力F,使小球落到AB连线之间的某点C。不计空气阻力。则 A.小球落到B点与落到C点所用时间相等 B.小球落到B点与落到C点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C.小球落到C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可能竖直向下 D.力F越大,小球落到斜面的时间越短 6.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个随位移变化的水平外力F时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若F-x图象如图所示。且4~5m内物体匀速运动。x=7m时撤去外力,取g=10m/s,则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2 A.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B.撤去外力时物体的速度为C.x=3m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D.撤去外力后物体还能在水平面上滑行3s 二、多项选择题 7.用氦氖激光器(发出红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双缝间的距离d=0.1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 m,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相邻两亮条纹的中心间距是3.8 cm,如果将整个装置从空气中转入折射率为 的水中,则红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________ m,红光在水中的波长为________ m,在水中进行双逢干涉实验时,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相邻两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__________cm。(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半球形玻璃砖底面中心O点,经折射后分成a、b两束光。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m/s A.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9.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沿x轴的分布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点电荷带有异种电荷 B.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C.一带负电的点电荷沿x轴从x1移动至x2,电势能减小 D.点电荷沿x轴从x1移动至x2,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 10.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粗糙斜面的挡板O点,另一端固定一个小物块。小物块从位置(此位置弹簧伸长量为零)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到最低点位置。然后在弹力作用下,上升到最高点位置(图中未标出)在此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下滑和上滑过程弹簧和小物块系统机械能守恒 B.下滑过程物块速度最大值位置比上滑过程速度最大位置高 C.下滑过程弹簧和小物块组成系统机械减小量比上升过程小 D.下滑过程重力、弹簧弹力和摩擦力对物块做功总值等于上滑过程重力、弹簧弹力和摩擦力做功总值 三、实验题 11.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求: (1)物块与小车共同速度; (2)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3)小车运动的位移x; (4)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1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 A.天平(附砝码) B.秒表 C.刻度尺(最小刻度为mm)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 (3)如图为某次实验纸带,在相邻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S1=0.55 cm,S2=0.94 cm,S3=1.35 cm,S4=1.76 cm,S5=2.15 cm,S6=2.54 cm。 ①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 s; ②计数点“6”和“7”的位移S7比较接近于____________(填“A、B、C、D”序号) A.2.76 cm B.2.85 cm C.2.96 cm D.3.03 cm 四、解答题 13.弹射座椅(Ejection seat),是飞行员使用的座椅型救生装置。在飞机失控时,依靠座椅上的动力(喷气发动机)装置将飞行员弹射到高空,然后张开降落伞使飞行员安全降落。某次实验中,在地面上静止的战斗机内,飞行员按动弹射按钮,座椅(连同飞行员)在喷气发动机的驱动下被弹出打开的机舱,座椅沿竖直方向运动,5s末到达最高点,上升的总高度为112.5m.在最高点时降落伞打开,飞行员安全到达地面。已知座椅(连同飞行员等)的总重量为100kg,弹射过程中发动机对座椅的推力竖直向上且恒定,不考虑发动机质量的变化及空气阻力,取g= 10 m/s,求: (1)发动机对座椅推力的值; (2)发动机对座椅冲量的大小. 14.如图,“冰雪游乐场”滑道上的B点左侧水平而粗糙,右侧是光滑的曲面,左右两侧平滑连接质量m=30kg的小孩从滑道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时被静止的质量为M=60kg的家长抱住,一起滑行到C点停下(C点末画出)已知A点高度h=5m,人与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 2 (1)小孩刚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B、C间的距离s。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