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学习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学习难点】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 , 。 2、光的反射有两种情况,分别是: 和 。
3、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反射光线将如何变化?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 A 靠近法线 B 远离法线 C 不动 4、结合自己照镜子的经历,猜一猜:
(1)平面镜中的像在平面镜的______方。(上/前/后)
(2)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可能_________。
(3)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可能________。 (4)照镜子时,你举起左手,镜中的\你\举起的是_______手。 二、课内探究:
(一)、引入新课:
(二)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2、猜想:(1)像与物体是等大的或缩小的像; (2)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和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5)像是只能看不能用手去接触的??。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我们只能在平面镜的前面看见物体的像,在背面看不见像了,没办法把“替代物”放到平面镜背面的所成像的位置上。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代物”?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寻找像的位置?
用什么办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次数 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到镜面的距离 观察到的现象 在镜子后面放一张白纸(相当于一个光屏),屏上会出现物体的像吗?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就是虚像。)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6、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活动可知:
①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虚、实)像;
②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相等、不相等); ③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相等、不相等) 【知识库】
2. 实像:由实际光线组成的像。用光屏能接受到。
3. 虚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像;光屏接受不到;常用眼睛观看。 【要点归纳】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2) (3) (4) 【当堂反馈】
1.经过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_____立的_____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_(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___。
2、一身高1.65m的同学,站在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离镜2m,那么他在镜中的像高度是__________m,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_m,当他后退1m,像离他本人的距离是________m,像的高度__________。
3、东湖边的白塔距湖面高25m,湖水深5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是______像(填\实\或\虚\),它是由光的___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湖面_________m。 4、\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充分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5、用手按住平面镜,指头到他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mm,则此平面镜玻璃的厚度是________m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