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夏天来了
1、愉快的夏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问:谁能说一说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谣回答。) 2、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夏天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图中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对比课本20页和64页) 2、分组观察、讨论: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汇报观察、讨论结果:认识夏天的一般特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夏天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当地夏天的特征。
①天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叶茂密,桃树结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玉米长高,小麦成熟,开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变化?(河岸长满绿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开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么变化?(换了夏装。)
⑥孩子们在户外玩什么?(游泳)这说明夏天的天气怎样?(变暖。) 4、观察图片。 (可见出示)分组讨论:每幅图说明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5、小结:夏天与春天的不同。(可参照下表中的内容进行小结。) 三、比较当地的夏天与春天的不同
1、讲述:课前,你们观察了我们这个地方在这个季节的自然情况,下面来汇报一下。 2、汇报观察结果:①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个同? ②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图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两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分别提出一些问题──天气、河水、树木、庄稼、鸟、昆虫、农业生产等进行比较。)
3、教师小结: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体的特征(例如天气热的程度、什么树开花、什么庄稼和果实成熟、什么鸟飞来等)有所不同,夏天到来的早晚、延续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
在我国,一般来说,南方夏天到来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天气特别热;北方夏天到来的较晚,延续的时间较短,天气也没那么热。 这个问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学的局限性。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愉快的夏天 一、夏天与春天的不同; 二、夏天的一般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嫩绿、火红、金黄、雪白四种色卡,说说你会选择哪种颜色代表夏天?为什么? 2、春天姹紫嫣红,夏天的花儿更加清香,夏天的动植物千姿百态,夏天人们的生活也有很大变化,夏天的太阳公公发威了,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入新课:愉快的夏天。
二、学习歌谣──《夏天来了真快活》
夏天来了真快活,青蛙敲着鼓儿乐,蝉在树上唱新歌,鱼在水底把星捉; 夏天来了真快活,荷叶在把露珠托,采个草莓尝尝鲜,夏天滋味真不错。 倾心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守规则。 三、布置作业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推移有什么变化。 完成课本66、67页表格。 四、回顾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气炎热,有时会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长,夜晚短;
(2)夏天,各种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许多鸟开始脱羽毛,有许多兽的毛也脱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4)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期,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 (5)夏天,人们穿浅色和单薄的衣服,许多人都积极参加游泳活动。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愉快的夏天(二) 一、夏天的歌谣; 二、夏天的一般特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1、组织学生建立“小小考察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寻找夏天的足迹。 2、指导学生将他们对夏天的各种发现以采集卡的形式记录下来。
(1)出示采集卡寻找夏天(采集卡)指导学生在卡片上记录发现的时间、地点、名称,并把实物或制作的标本贴在卡片上。
(2)汇报交流 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收获,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全班交流,找几名学生到台前说说自己的收获。
(3)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内容。 二、活动二:走进夏天
1、师:我们通过考察,已感受到夏天的气息,让我们沿着夏天的足迹,一起走进迷人的夏天吧!
2、课件出示:迷人的夏天
3、组织学生在充分体验和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夏天来了,周围有什么变化”?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适当的点拨:如:(1)夏天的天气怎样?(2)花草树木有什么特点?(3)人们的衣着、饮食有什么变化?
4、知道学生完成记录表。 三、活动三:诵读夏天
1、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夏天的诗歌。
2、召开:“诗歌朗诵会”。让学生自由发挥,读出对夏天的赞美之情。 3、3、评选:“夏天明星”颁发“夏日小天使”奖。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愉快的夏天(三)
一、寻找夏天; 二、走进夏天; 三、诵读夏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