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6管弦和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8 17:58: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管弦和鸣》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2.了解西洋管弦乐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使学生了解、认识西洋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

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使学生掌握有关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等一般性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感受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了力。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赋格。 【教学准备】

CD机、多媒体。 【教材分析】

管弦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由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于1946年为英国政府拍摄的教育影片《管弦乐队的乐器》而写的管弦乐曲,又名《珀塞尔主题变奏与赋格》。乐曲的主题选自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为戏剧《摩尔人的复仇》所作的配乐中一段活泼轻快的舞曲,并以此主题作了一系列变奏,向年轻听众一件一件地介绍了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

乐曲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珀塞尔主题;第二部分是珀塞尔主题的变奏;第三部分为赋格曲。

第一部分:珀塞尔主题部分,是乐曲的呈示部。它先是通过整个管弦乐队的合奏展示出珀塞尔的音乐主题。这个主题庄重宏伟,具有十分雄壮的气势,这个主题奏完后,按照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弦乐器组、打击乐器组、最后再次整个管弦乐队全部乐器,这样的顺序,先后五次变化重复进行演奏。

第二部分:珀塞尔主题变奏部分,是浦塞尔主题的展开部,由13个变奏组成,依次由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法国号、小号、长号、打击乐器演奏。其音乐性格各有特点,都能生动地表现各自的音乐情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者为打击乐器写了一段富

于想象力的华彩乐段,由三个定音鼓提供旋律基础,其他各打击乐器则按解说词中的次序,以各自的变化形式加入这一舞曲的行列。

第三部分:赋格曲部分。在作为全曲结束的音乐中,布里顿魔术般地将前面介绍过的各种乐器构筑成一首绚丽多彩的赋格曲。首先是长笛重复主题,然后按照第二部分乐器的顺序依次演奏。随着各种乐器的加入,气氛愈发地欢腾、热烈。最后,全曲以铜管乐器雄壮辉煌地重现放宽了节奏的变奏主题——珀塞尔主题。同时,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在较高的音区继续演奏欢快的赋格曲。二者交相辉映,形成宏伟壮丽的高潮,乐曲即在这一辉煌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西洋乐器的演奏片段,通过观看说出录像中都有哪些乐器。 学生回答。

二、介绍西洋管弦乐乐队的编制

1.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是一种大型乐队,通常称“交响乐队”。它是20世纪传入我国的。

西洋管弦乐队一般分为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木管乐器组(单簧管、双簧管、大管、长笛、短笛、英国管)、铜管乐器组(小号、圆号、大号、长号、大号)、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大鼓、小鼓、锣等)共四组。

2.教师:你能说出每样乐器的音色吗? 学生回答。

三、介绍作曲家布里顿

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自幼从母学习钢琴,十七岁进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钢琴,四年后辍学,为剧院和制片厂创作戏剧和电影音乐。1939年旅居美国,从事指挥和钢琴演奏。

他在创作中尊重本民族的传统,又大胆吸收和运用现代派的风格、技巧。主要作品有:歌剧《彼得·布尼安》、合唱与乐队《战争安魂曲》,变奏-赋格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春天交响曲》、《大提琴交响曲》、《小交响曲》等,还写有不少协奏曲、重奏曲、独奏曲、独唱曲、儿童歌剧及一部《中国歌集》(歌词采用我国唐宋诗人的六首诗)等。

四、欣赏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1.教师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第一部分——柏赛尔主题部分。 教师:柏塞尔主题在此乐段中,共出现过几次?分别使用哪种乐器来演奏的?

学生:先通过整个管弦乐队的合奏展示出柏赛尔的音乐主题。然后按照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弦乐器组、最后整个管弦乐队全部乐器合奏这样的顺序,先后五次变化重复来演奏这个主题。

2.教师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第二部分——柏塞尔主题变奏。 教师:聆听柏赛尔主题变奏后,思考这一主题是哪个乐器组的哪种乐器演奏的?

学生回答。

3.教师:分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有何联系? 学生回答。

4.教师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第三部分——赋格曲。 (1)初听赋格曲,谈谈感受。 (2)简单了解赋格。

教师:赋格是盛行于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遁走。赋格的结构与写法比较规范。乐曲开始时,以单声部形式贯穿全曲的主要音乐素材称为'主题',与主题形成对位关系的称为'对题'.之后该主题及对题可以在不同声部中轮流出现,主题与主题之间也常有过渡性的乐句作音乐的对比。

赋格通常没有引子。赋格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呈现部,中间部和再现部。各个声部在呈现部中用主调和属调将主题逐一呈现一遍,然后各自展开,最后在再现部里回到原来的主题上。

5.聆听全曲,进行作品整体性赏析。 【课堂小结】

1.熟悉乐曲的“柏赛尔”主题。 2.能识别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进行曲》。 2.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3.欣赏乐曲《鼓手的战争》。

4.认识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定音鼓。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音乐的欣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2.认识定音鼓和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听辨变出不同乐器和不同声部的音色。 【教学重点】

识别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的主要乐器。 【教学难点】

并能听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准备】

CD机、多媒体。 【教材分析】

1.乐曲《大进行曲》

《大进行曲》又称《阿依达进行曲》,管弦乐曲,为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于1871年的四幕歌剧《阿依达》中的选段,同年12月24日在开罗剧场首次演出。本曲为歌剧第二幕第二场,拉达梅斯凯旋归来的庆祝场面中所奏。用铜管乐器小号来担任主奏。乐曲一开始就用小号奏出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号角性音调的进行曲主题,来表现凯旋而归的士兵英武洒脱的姿态。

2.乐曲《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为降E大调。此曲选自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捷创作的《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第二段,《小步舞曲》。这首《小步舞曲》非常典雅柔美,主题由长笛奏出,竖琴的清澈乐句是它的背景。这首《小步舞曲》在法国以它温柔的旋律而广泛流传,被编入各种浪漫音乐曲集里。

3.乐曲《鼓手的战争》

《鼓手的战争》是作曲家魏尔纳·泰尔辛的一首表现两名鼓手竞技的乐曲。 定音鼓是由一个铜制或黄铜制的共鸣胴(似面盆状),上面紧绷着小牛皮或是塑胶制的面皮。皮面由木头圈固定再用金属环套住,并可用几个螺丝钉调节松紧度,演奏者就是借此来调节定音鼓的音高。现代的定音鼓则是用踏板来控制音高,甚至可利用踏板制造出滑音的效果,但不论是古代手调式或现代踏板式的定音鼓都具有相同的音域和音质。定音鼓通常以两个以上为一组,演奏时使用两支前头包着毛毡的木制鼓棒,常用基本奏法有单奏及滚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西洋铜管乐器小号的音效素材,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学习内容——小号。

二、欣赏乐曲《大进行曲》 1.播放乐曲。

教师:乐曲是何种乐器在演奏?表现的是什么形象?

学生:乐曲威武雄壮、高亢嘹亮、表现出凯旋归来的将士的英雄形象。 2.介绍乐器——小号。

教师:小号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组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因此小号在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和军乐中都有很丰富的演出节目。此外,小号在爵士乐中的演出也很丰富。

3.教师:聆听乐曲后,思考并回答出乐曲的风格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4.教师介绍什么是进行曲。 5.介绍曲作者——威尔第。

6.教师介绍铜管乐器组及其主要乐器。 三、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1.教师播放乐曲。

教师:在欣赏乐曲的同时思考并回答,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表现的是什么形象?

学生回答。

2.教师介绍主奏乐器——长笛。 3.教师介绍曲作者——比捷。

4.教师介绍木管乐器组,并认识主要乐器。 四、欣赏乐曲《鼓手的战争》 1.教师介绍主奏乐器——定音鼓。 2.教师介绍打击乐器组。 【课堂小结】

1.能够模唱所学乐曲的主题,体会乐曲情绪。

2.学生能做到识别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及音色。

搜索更多关于: 6管弦和鸣 的文档
6管弦和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xdl855gde0zdc4257b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