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测绘学基础》模拟试卷
§5-1 试卷A(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学院)
一. 概念型单选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前的括号中(2分×10=20分) 1. 主要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及其变化,通过建立区域和全球控制网等方法测定地球各种动态的理论和技术的分支学科。
A. 地形测量学 B. 大地测量学 C. 摄影测量学 D. 工程测量学
2.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
A. 相对高程 B. 假定高程 C. 绝对高程 D. 高差
3. 大地坐标的测量基准是 。
A. 铅垂线和参考椭球面 B. 法线和大地水准面
C. 法线和参考椭球面 D. 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 4. 从子午线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某直线的角度是该直线的 。 A. 坐标方位角 B. 子午线收敛角
C. 象限角 D. 真方位角 5. 某矩形分幅的地形图编号为28.25-67.50,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
A. 1:500 B. 1:1000 C. 1:2000 D. 1:5000
6. 闭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h= 。
A. Σh测 B. Σh测-(H终-H始) C. Σh往+Σh返 D. Σh往-Σh返
7. 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减弱 误差的影响。
A. 水准尺沉降 B. 仪器沉降 C. i角 D. 大气折光
8. 下面有关描述等高线特性中, 的提法是错误的。
A. 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应凸向高处 B. 表示山脊的等高线应凸向低处 C. 等高线接近河岸处应凸向下游 D. 等高线遇到陡坎或绝壁时重叠
9. J6级经纬仪表示该仪器野外 的中误差为±6″。
A. 半测回测角 B. 一测回测角 C. 半测回方向 D. 一测回方向
10. 地图梯形分幅编号按国际统一规定,是以 比例尺地图作为基础开始
进行分幅编号的。
A. 1:100万 B. 1:10万 C. 1:1万 D. 1:1千
二. 概念型多选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4个正确答案,填在
题前的括号中) (2分×10=20分) ( )11. 当测区面积在100km2以内时,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
误差在一般测量中可以忽略不计。
A. 水平距离 B. 高差 C. 高程 D. 水平
角
( )12. 测量工作中,常用的基准方向有 方向 。 A. 坐标横轴 B. 坐标纵轴
C. 真子午线 D. 磁子午线 ( )13. 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有 。
A. GPS测量 B. 水准测量 C. 三角测量 D. 导线测量
( )14. 水准仪应满足如下 几何关系。
A. 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 B. 十字丝横丝⊥仪器竖
轴
C. 水准管轴∥视准轴 D. 视准轴⊥横轴
( )15. 四架法导线测量的优点是消除了 误差。 A. 仪器对中 B. 觇标对中
C. 测角 D. 量边 ( )16. 水平角观测时,取正、倒镜读数均值可以消除或减弱 误
差的影响。
A. 竖轴倾斜 B. 视准轴 C. 横轴 D. 仪器对中
( )17. 水平角观测时,目标的偏心误差 。
A.与垂直角大小有关 B. 与水平角大小无关
C. 与偏心距成正比 D. 与边长成反比 ( )18. 下列 属于系统误差。
A. 经纬仪度盘偏心误差 B. 钢尺尺长误差 C. 水准尺读数估读误差 D. 经纬仪对中误差
( )19. 评定角度的观测精度指标有 。
A. 中误差 B. 平均误差 C. 或然误差 D. 相对误差
( )20. 三角高程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来源于 的影响。
A. 觇标高测定 B. 仪器高测定 C. 竖角观测 D. 图解边长
三. 计算型单选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填在题
前的括号中)(2分×10=20分) ( )21.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3562.231,Y1=895.564,X2=3284.632,
Y2=1024.255,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
A. 155°07′42″ B. 335°07′42″ C. 204°52′18″ D. 354°52′18″
( )22. 某直线方位角是184°35′12″,则其象限角是 。
A. 4°35′12″ B. 184°35′12″ C. 65°24′48″ D. 4°24′48″
( )23. 水准仪在A点尺上读数为1.851m,在B点尺上读数为0.924m,
在C点尺上读数为2.192m,A点高程为128.341m,则B、C两点间高差为 。
A. 129.268m B. 1.268m C. 129.265m D. 130.192m
( )24. 用50m钢尺单程丈量400m距离,每尺段丈量中误差为±3.0mm,
则全长丈量中误差是 。
A. ±8.5mm B. ±16.0mm C. ±6.0mm D. ±12.0mm
( )25. 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10.0″,则测角中误差为 。
A. ±5.0″ B. ±20.0″ C. ±28.2″ D. ±14.1″
( )26. 水准测量每10站观测值的权为5,则 站水准测量的高差为单
位权观测值。
A. 5 B. 1 C. 50 D. 10
( )27. 某三角形等精度观测了二个内角,测角中误差均为±6″,由此计算
出的第三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 。
A. ±6″ B. ±8.5″ C. ±12″ D. ±18″
( )28. 在1:1000地形图上量得一线段长20mm,量测中误差为±0.5mm,则该线段实际长度的中误差为 。
A. ±0.5mm B. ±20.0mm C. ±0.5m D. ±20.0m
( )29. 某导线共观测了9个转折角(水平角),其测角中误差为±8.5″,则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 。
A. ±17.0″ B. ±25.5″ C. ±76.5″ D. ±51.0″
( )30. A站设置经纬仪,读取B站标尺读数,上丝为1687mm,下丝为
1000mm,竖角为11°20′,则AB的平距为 。
A. 68.70m B. 67.39m C. 66.05m D. 63.50m
四. 计算题(计算过程要有公式和主要步骤,最后结果要有量纲单位)(5分×8
=40分) 31. 某测站水平角全圆方向法观测手簿原始记录如下,请计算下列表格中各
项数值。
测 站 目 标 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 2C (左+右-180°)/2 归零方向值 ° ′ ″ 0 00 18 37 51 10 73 25 42 165 40 06 0 00 30 ° ′ ″ ″ 180 00 12 217 51 18 253 25 30 345 40 12 180 00 24 ″ ° ′ ″ A B O C D A 归零差 △左= △右=
32. 已知:A点坐标XA=1304.256m,YA=6213.144m,平距SAB=45.411m,
相关推荐: